阿迪娜·霍夫曼(Adina Hoffman),美國散文傢、傳記作傢、文學評論傢,1967年生於密西西比州,1992年起移居耶路撒冷,在當地生活25年,寫作題材關注中東地區和猶太人曆史文化。2010年憑藉《我的幸福與幸福無關:一個詩人在巴勒斯坦的世紀生活》獲英國溫蓋特文學奬;2012年與其丈夫彼得·科爾(著名詩人、翻譯傢)閤著的《神聖殘片:開羅猶太手稿的失而復得》獲美國圖書館協會優秀猶太文學奬;2013年獲美國溫德姆·坎貝爾文學奬。
本書描寫瞭“一戰”後英國托管時期巴勒斯坦重建過程中,三位不同背景的建築師參與建造耶路撒冷新城的往事。
脾氣暴躁的天纔、德國猶太建築師埃裏希·門德爾鬆,剛從納粹手下逃離歐洲,他必須在建造時考慮中東復雜的新現實。肖肯花園、巴勒斯坦銀行、希伯來大學齣自他手。
奧斯汀·哈裏森是英國托管政府的首席建築師,這位熱愛自由的公務員,必須在托管地暴力頻發的空氣裏工作,最終締造瞭偉大的洛剋菲勒考古博物館。
神秘的阿拉伯建築師斯派羅·霍利斯,他在城內留下瞭宏大精美的瓷片建築,他就像一個幽靈,見證瞭這座城市裏文化的流動性。
一個不為人知的建造團隊,如何奇跡般地剋服種種睏難,修復瞭金碧輝煌的圓頂清真寺。
發表於2025-02-02
直到我們建起瞭耶路撒冷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纔讀完三分之二,兩個建築師。去耶路撒冷的時候,腦子裏隻有一鍋漿的《耶路撒冷三韆年》。落腳的青旅POST hostel ,樓是奧斯汀哈裏森的作品;隔壁就是盎格魯哈裏森銀行舊址(現在貌似是LEUMI Bank)這是埃裏希孟德爾鬆的作品;被基督教青年會的高大塔樓吸引(紐約帝國大廈設計師...
評分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上,人人都覺察到,有很多以往的東西已經不可挽迴地改變瞭。這種改變的主基調,通常認為是一件好事: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浪潮隨之而來,很多國傢的名字有史以來第一次齣現在世界地圖上,為自己贏得瞭一席之地。在這樣高亢的進行麯中,很容易被人忘記的一點...
評分——讀《直到我們建起瞭耶路撒冷》 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有哪座城市會像耶路撒冷一樣因自己的曆史而自豪,同時,也沒有哪座城市像耶路撒冷一樣為自己的曆史所拖纍。耶路撒冷的每一層塵土都是曆史的遺跡,這座城市就建立在“18米、24米甚至30米深的廢墟之上”。而當我們提起“耶...
評分耶路撒冷,一座位於中東的城市,有著悠久的曆史。有旅遊者評價說,如果沒碰上嚴重的巴以衝突,耶路撒冷稱得上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城市,新城現代而繁華,老城寜靜而多元——在這座城市裏,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信徒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朝聖地;然而一旦矛盾激化,耶路撒冷...
評分圖書標籤: 耶路撒冷 曆史 以色列 城市史 建築 文化 我想讀這本書 好書,值得一讀
剛讀尼希米記,就看到瞭這本書。
評分雖然寫的是耶路撒冷的建築,但就更大層麵來說,不如說是二戰前民族主義浪潮之下最後的世界主義挽歌。文筆也很優美生動,就非虛構寫作而言堪稱楷模。
評分第一部分的最後,看得我極其悲傷,某種煙消雲散的脆弱感。這不是關於英雄的故事,關於夢想,關於凡人。
評分之前有阿摩司·奧茲的小說閱讀經驗,對耶路撒冷的異域風情風俗有瞭背景,讀這個精彩的建築和建築師八卦傳記,在這個阿拉伯和猶太人衝突的地方,歐洲列強染手的聖地,作者尤其敘述齣瞭一種東西方混閤的迷情,就像夜晚的耶路撒冷星空下,風車旁的巨大無花果下,燈火照耀下的施工現場邊上,還有一場晚宴和即興演奏,並在灑滿月光的山脈上駕車攀爬,做瞭一次滿懷喜悅和崇敬的拂曉郊遊,遠處新興建築的明快優美綫條和阿拉伯村莊的穹頂形成一種呼應,血統和空間,種族和宗教,世界的聖地耶路撒冷。
評分第一部分的最後,看得我極其悲傷,某種煙消雲散的脆弱感。這不是關於英雄的故事,關於夢想,關於凡人。
直到我們建起瞭耶路撒冷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