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但中途辍学。1920年出版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之后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为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他代表作还有《夜色温柔》《末代大亨》《漂亮冤家》《爵士乐时代的故事》等。
发表于2025-04-21
人间天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F. Scott Fitzgerald的这部作品,跟他的另一部成名作The Great Gatsby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这部书好似梦呓,形式散乱,看到中间就好难看下去。 This Side of Paradise的确不像一个严密的故事,像是意识流,作者通过Amory这个角色去倾诉他的迷茫。 从童年一直到在普林斯顿大...
评分 评分 评分F. Scott Fitzgerald的这部作品,跟他的另一部成名作The Great Gatsby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这部书好似梦呓,形式散乱,看到中间就好难看下去。 This Side of Paradise的确不像一个严密的故事,像是意识流,作者通过Amory这个角色去倾诉他的迷茫。 从童年一直到在普林斯顿大...
评分第一,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还是菲茨杰拉德处女作的原因,感觉整部书的思想总是读着读着就不知道绕到哪里去。感觉段落之间的重点没有写出来,给人就是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真的是差了好多。20180701真的是看不下去了。0702®????✔️⚪️????...
图书标签: 菲茨杰拉德 美国文学 美国 经典 垮掉的一代 @译本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99***
《人间天堂》
菲茨杰拉德迈向文学殿堂的处女作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现代意义的“教育小说”
全方位展现大学校园生活和人生历练,真实记录整整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艾默里•布莱恩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外表俊美,家境富裕,充满幻想,想出人头地。他以贵族式的目空一切对现实不屑一顾,与社会格格不入。在大学读书期间,周围的环境更加剧了他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怀疑。正当他终日迷茫、踯躅在堕落的边缘之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离开校园奔赴军营。战争期间,他母亲去世,同学惨死疆场。战后,他回到纽约做生意,但投资失败,最后破产。此时,心爱的姑娘嫁人了,多年崇敬的精神导师也已病逝。一次次的打击使他对人生厌恶到了极点……
《人间天堂》着力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一代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强烈反叛精神,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小说”。
花了很长的时间读完了,其实并不太能理解主人公或者说是菲茨杰拉德想要表达的是何意…不知道是译者的原因还是处女作略显生涩的缘故 撇开整体架构和通篇心理活动不谈,就凭语言文字还是值得一阅的。对于文字的凝练度和背后的哲思,令我十分震撼,作为半文盲的我只想拍手称好 也许是对生活的感知,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敏锐得以让这位天才少年成为美国梦的代言人吧
评分菲茨杰拉德对普林斯顿真是爱得深沉啊!主人公应该就是他自己青年时候的投影吧,遗憾的是他最后也没有找到宁静,反而被现实折磨得精神崩溃……
评分因此把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全买了回来,他的爵士乐垮掉的一代到底是什么?此处女作其用了太多的形式来表现,因为其表演欲太强,最初的年少如同流水账,之后也不太能把情绪稳固在一件事之上。总是走啊走,这也是艾默里的人生履迹。但其间的反转悔悟,我认为太过牵强,难道喝喝酒死了个也不怎么依赖的人就能反转,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不是失去后的发现,而是发现在失去之前。尽管结尾的句子很经典。
评分补记,比起《了不起的盖茨比》来说,这本菲氏处女成名作还是逊色了不少的,过于琐碎。不过,我喜欢看他和埃莉诺那段似是而非的恋情,很出彩。同样,对于了解菲氏思想,这本书也带有自传性质。
评分因此把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全买了回来,他的爵士乐垮掉的一代到底是什么?此处女作其用了太多的形式来表现,因为其表演欲太强,最初的年少如同流水账,之后也不太能把情绪稳固在一件事之上。总是走啊走,这也是艾默里的人生履迹。但其间的反转悔悟,我认为太过牵强,难道喝喝酒死了个也不怎么依赖的人就能反转,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不是失去后的发现,而是发现在失去之前。尽管结尾的句子很经典。
人间天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