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1948年生,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76年以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成名,并获当年毛姆奖。此后佳作不断,迄今已出版十几部既畅销又获好评的小说,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中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已经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阿姆斯特丹》是1998年布克奖获奖作品,一部无比精妙的麦克尤恩名作。
两个好朋友相遇在一场葬礼上,他们曾经共同拥有过这个死去的女人。两人无法想象这个充满魅力的女人生前还会与另两个保守、庸俗的达官显贵发生瓜葛。他们对她死前遭受的痛苦深感痛惜,于是达成协议:如果一方不能有尊严地活下去,另一方可以随时结束他的生命。
在写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很想先讲述一下读到这本书的契机。 前几天看到一部日剧,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们在学校内外一直形影不离,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人(暂且称之为A)在网上受到了严重的恶意攻击,主导者就是她那个最好的朋友(称之为B)...
评分 评分 评分1970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巴特森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47名神学院学生,交代他们从心理系出发到社会学系大楼,至于到达后的具体任务,则因人而异。在这条路上,巴特森还安排了一位“可怜人”:他头发蓬乱,双眼迷离,坐在大楼前、咳嗽并呻吟着。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决定...
评分1970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巴特森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47名神学院学生,交代他们从心理系出发到社会学系大楼,至于到达后的具体任务,则因人而异。在这条路上,巴特森还安排了一位“可怜人”:他头发蓬乱,双眼迷离,坐在大楼前、咳嗽并呻吟着。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决定...
英国这群在世界文化中心的人,和其他国家的边缘人物真是非常不一样的。因此,这部小说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能影射20世纪的发展史,茉莉是那个世纪最辉煌的岁月,是那种文化灿烂的美,她死去了,也就带走了那种,只有她能兼容并蓄的混乱与高贵(弗农克里斯)。
评分还是比较喜欢恐怖伊恩一些。我觉得这个Ian Macabre和《现实一种》中的余华有些相似,他们太迷恋“恶”了,甚至把恶当成了人际关系和生活的本质。虽然还挺喜欢读,但好像并没有听过什么作品单纯靠描写各种变态事件就能跻身经典之列的。陀翁笔下的恶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才获得了无以伦比的震撼力,于是现在麦克尤恩现在也开始关心社会和环保了,可我最喜欢的总还是《水泥花园》和《立体主义》那个小短篇。
评分目前读过老麦的作品中比较不喜欢的一本(再差还有《我的紫色芳香小说》垫底)。98年布克奖获奖作品,水准却着实够不上。读完第一部分还挺惊喜,多声部的复调结构和米兰•昆德拉式的幽默讽刺尚且能撑得住往下读的欲望。后面整个如同脱缰的马不知道要跑向哪里,作者仿佛撒手不管了一般,只给两个主人公设定好抵达目标,就草草松手任凭它滑向索然无味的结尾。先前带来过惊喜感的刻薄也丢了,只剩下油腔滑调的轻佻。译后记的挽尊姿态好难看。
评分嗯,“亡妻旧情人清除计划”嘛?比起看过的其他几部布克奖作品,这本水准略低啊!
评分恐怖麦克真的很喜欢交响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