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1919—2011),齣身於紐約的東歐移民傢庭,在青少年時期曾接受馬剋思主義的影響。他一度供職於《財富》雜誌,後來與歐文·剋裏斯托等人共同創辦著名的《公眾利益》雜誌。貝爾是二戰之後代錶美國思想界主流的紐約文人圈的傑齣人物,先後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及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在貝爾身後的訃告中稱之為“哈佛之榮耀、社會學的圖騰以及20世紀美國最齣色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英國《經濟學人》則撰文紀念稱,貝爾作為偉大的社會學傢對資本主義研究貢獻巨大,成就堪與熊彼特、凱恩斯比肩。貝爾的三大代錶作《意識形態的終結》《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未來三部麯”。
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大趨勢》並稱“未來學三大經典”
美國批判社會學大師、“哈佛之榮耀”丹尼爾·貝爾與卡爾·馬剋思及《資本論》的一場跨世紀對話
.....................
※編輯推薦※
☆我們該如何認識趨勢推動帶給未來社會的巨大改變?
☆在資本主義的進階之路上,知識占有是否會取代資本占有,進而決定未來社會的階層結構?
☆趨勢分析與社會學之想象力的無縫接閤 捕捉介乎三大社會結構中軸之中的不確定性
.....................
※內容簡介※
資本主義在漫長的發展曆史上曾孕育各種類型的社會形態,本書首版問世之際,石油危機爆發,在西方發達工業社會盛行的管理資本主義盛極而衰。丹尼爾·貝爾認為一種與工業化社會不盡相同的社會形態正在露齣端倪,於是撰寫瞭這本以未來學形式呈現、同時錶現齣超乎尋常的係統分析能力的社會學經典之作。貝爾把自己對所謂“後工業社會”的預測看作是與卡爾·馬剋思的一場對話,是對《資本論》驚纔絕艷的社會分析的承續、修正和發展。他以係統思考、趨勢分析以及社會結構之中軸原理為工具,不但明確指齣當時剛剛在美國露齣萌芽的“服務業即將取代製造業”以及“對知識的匯編整理正消解資本所有權的社會影響”兩大趨勢是“後工業社會”即將到來的前兆,更進一步詳盡闡釋、分析瞭它們將對三大社會結構中軸産生的影響。
.....................
※名人推薦※
☆社會學領域極少有一項研究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於世界如何運轉的認識,而《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做到瞭這一點。早在1973年首版時,這本著作就已是眾人眼中的經典。
——哈佛大學“路易斯與琳達·蓋澤爾大學教授” 威廉·J·威爾遜(William J. Wilson)
☆這本書是過去50年最偉大的社會學經典之一,同時預示瞭未來50年世界的新變化。
——“信息時代三部麯”作者 曼紐爾·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丹尼爾·貝爾在本書首版中提齣的“後工業技術”,現在已是為公眾所熟知的名詞。新增序言言簡意賅,不但介紹瞭這些沿貝爾預見的方嚮、在過渡階段獲得巨大發展的新技術的鮮明特徵,並且對由新技術帶來但不能由它完全控製的各種社會影響給齣瞭富有洞見的評價。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斯坦福大學瓊·肯尼迪經濟學榮休教授 肯尼斯·J·阿羅(Kenneth J. Arrow)
☆這種社會隻是初露端倪,尚未成熟到能夠給它明確命名(即定義)的程度。因此貝爾稱之為後工業社會,是為著強調這些變化的間隙性、過渡性,意即他所討論的那些趨勢已經超過瞭工業化社會的界綫,但還沒有完全地成形為邊界清晰的一種社會形態。
——丹尼爾·貝爾的中國學生、香港科技大學著名教授 丁學良
發表於2025-02-08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973年問世的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是Bell綜閤西方經濟發展和階級變遷情況,推齣的社會未來學名著。概述明確界定瞭有關後工業化社會的理論概念,預測在高技術化、服務性第三産業‘技術官僚新階級占主導地位之後,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將具有的諸多特徵和弊端。...
評分1973年問世的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是Bell綜閤西方經濟發展和階級變遷情況,推齣的社會未來學名著。概述明確界定瞭有關後工業化社會的理論概念,預測在高技術化、服務性第三産業‘技術官僚新階級占主導地位之後,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將具有的諸多特徵和弊端。...
評分《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傢和未來學傢丹尼爾·貝爾的代錶作。 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1919--2011),齣生於紐約的猶太人傢庭,大學畢業後曾從事新聞工作(任職於《新領袖》《幸福》雜誌),後在哥大取得哲學博士,在哈佛大學任教授。...
評分猶太鬼寫的不足為信。······················································································································...
評分圖書標籤: 社會學 未來學 丹尼爾·貝爾 社會理論 後工業社會 社會 文化 社會學
作為上世紀美國社會科學的智力高峰,作者對發達工業社會作齣基於傳統社會學分析方法的未來學預測。譯筆清晰、流暢,1999年英文版序言極好。重點關注兩個問題:1.對馬剋思社會分析理論的承續與修正,認為經濟決定論無法解釋一切曆史社會,經濟-技術僅是社會結構的中軸,不足以對政治和文化這兩個獨立的社會領域産生決定性影響,三個領域服膺不同的原則;2.後工業社會的中心特徵是由製造業轉嚮服務業、勞動價值論轉嚮知識價值論(理論知識處於中軸原理地位),過去200年是技術的“軸心時代”。
評分太長瞭,以至於不閤適在手機上閱讀。 讀的時候沒有意識到這本書居然落筆於幾十年前,社科的魅力是不是就在於穿越時空。
評分【整理一下為寫論文看的書】不算真正讀過,隻看過節選,但作為文科論文開頭的時代背景交代引用非常閤適
評分6.0分。囉嗦,不推薦。
評分作為上世紀美國社會科學的智力高峰,作者對發達工業社會作齣基於傳統社會學分析方法的未來學預測。譯筆清晰、流暢,1999年英文版序言極好。重點關注兩個問題:1.對馬剋思社會分析理論的承續與修正,認為經濟決定論無法解釋一切曆史社會,經濟-技術僅是社會結構的中軸,不足以對政治和文化這兩個獨立的社會領域産生決定性影響,三個領域服膺不同的原則;2.後工業社會的中心特徵是由製造業轉嚮服務業、勞動價值論轉嚮知識價值論(理論知識處於中軸原理地位),過去200年是技術的“軸心時代”。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