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教授。 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钱穆
出品人:
页数:181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4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3007
丛书系列:钱穆作品精选
图书标签:
  • 历史 
  • 钱穆 
  • 中国历史 
  • 政治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政治学 
  • 三联书店 
  • 历史政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作者是钱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钱老爷子书,感觉总是听名教授上大课。案备的仔细,但也考学生的悟性:谁都听得,学得多少,不知道。在时下这样的文字/格局/语气已经绝迹了。于老教研室某未锁抽屉,取出,扑灰,有人闻到书香,有人闻到朽气,哪种味道,都是难再得了。但我个人,倒实在喜欢他那些薄薄的小册子。  

评分

从小喜欢就读历史书,记得看的第一本小人书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上了大学后读过的名家史书不少,不少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深刻印象的书并不多。有些书确实写得很精彩,见解论述精妙,但不知为什么印象却并不怎么深刻。反而是一些薄册子,论述简约却回味无穷。钱老爷子这本...  

评分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说“我将纯从历史事实上,来比较它的好坏;根据当时人的意见,来说明它的得失。”(p5;p175)这是一种历史研究或者说历史分析的方法,不带个人情感以及私人意见。个人认为,即使去掉历史二字,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研究方法(取向)。不带时代以及...  

评分

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說到行省制度的濫觴其實是元代中央集權高壓統治之計,「行省」其實是「行動的中書省」,行省長官是中央政府 (中書省) 的代表,是由上而下的權力授予,完全沒有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平起平坐的意思,沒有地方自治的概念,沒有權力分讓的安排。錢穆說到...  

评分

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說到行省制度的濫觴其實是元代中央集權高壓統治之計,「行省」其實是「行動的中書省」,行省長官是中央政府 (中書省) 的代表,是由上而下的權力授予,完全沒有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平起平坐的意思,沒有地方自治的概念,沒有權力分讓的安排。錢穆說到...  

用户评价

评分

钱穆先生纵观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的组织架构、政治、经济制度及科举制度。从汉唐到宋明清,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封建专制,而是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以及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有流弊之处,但也让中华文明沿袭至今。讲历史可叫人不武断,受教了。

评分

好看~喜欢这种形式,深入浅出。

评分

这一版的装帧很棒

评分

钱穆先生纵观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的组织架构、政治、经济制度及科举制度。从汉唐到宋明清,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封建专制,而是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以及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有流弊之处,但也让中华文明沿袭至今。讲历史可叫人不武断,受教了。

评分

大师之风,绝不卖弄玄虚、故作高深,只在挥洒之间讲两千年历史娓娓道来。寥寥数语,就把很多我高中时候疑惑的问题说通透了,遗憾这本书看得太晚。看第一遍,注意知识,做启蒙用,当然本书价值绝不仅于此。书中有些地方并不辩证,比如对于太平天国的强烈反感,对于孙中山的盛情赞扬,不过透过这些文字,看到的是一个纯粹、有责任感、有道义的革命者、知识分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