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悦
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就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部哲学科时,开始察觉生活中民艺品的实用美学,提倡“用之美”,并开始收集、研究日本及朝鲜的民艺。1936年设立日本民艺馆,向大众倡导民艺之美不遗余力,活跃时期被称之为“民艺运动”,1943年任日本民艺协会首任会长,1957年荣获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劳者”荣誉称号。
被誉为“民艺之父”,不论在保留日本传统工艺美学及培养大众对于民艺用品的美感皆有所贡献,更对其后的创作者影响深远,包括柳宗悦的儿子、日本工业设计巨匠柳宗理。出版有《柳宗悦全集》、《工艺文化》、《工艺之道》、《民艺四十年》、《日本手工艺》、《茶与美》等书。
李启彰
中国茶文化连锁店“岩陶茶空间”发起人,器物艺评家,资深茶人。《茶日子》、《茶器之美》作者。理科背景出身,专研茶叶安全、茶叶与中医经络关联的养生议题;并深度探究中华与日本之生活美器。擅长于同时以理性与感性分析茶与陶的内涵与美感。以分享“安全饮茶”与“茶陶之美”为其后半生的志业。
[编辑推荐]
1.《茶与美》为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美学代表作,从“用之美”到“无为之美”,了解柳宗悦如何引领人们的生活美学从实用,晋升到最高的精神层次无为;
2.本书由资深茶人《茶器之美》作者李启彰翻译并进行深度解读,以当代茶人的眼光挖掘“茶”与“美”的精髓;
3.本书封面图片由日本民艺馆特地授权,封面图为日本民艺馆典藏的唯一的井户茶碗,珍贵之至;
4.柳宗悦贯穿全书的两点审美精髓“直观”与“无心”,也正是当代审美极其缺乏的。
成书于1940年代的《茶与美》集结了柳宗悦对于“茶”与“美”这两个议题的重要观察与批评。柳宗悦既指引出通往美的道路,又同时对当时社会的乱象提出严厉的批判。此刻正值茶文化在两岸盛行的当下,1940年代《茶与美》的发声似乎振聋发聩,其中所指对于茶的误解,对于赏器的扭曲,对于人心的做作,居然都有着与今天大比例的吻合。这样跨时代的反省,提供了我们向内思考的极佳素材。
《茶与美》如同暗夜中的一座灯塔,端看我们如何透过它来咀嚼这个世界的美。
发表于2025-04-22
茶与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之一的茶文化,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神州大地,更是曾经一度引领世界追茶浪潮,而作为离我国最近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也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曾经从中国传入的茶文化。 相关史料记载,中日文化交流始于7千年前,但中日茶文化的交流是随着遣唐使的出现才开始的。...
评分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里,一个在茶味之中。自神农时代茶进入人们的生活以来,从未离开,且广为流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茶不断的演变,进入各个民族的文化,并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机结合,融合成各自独特的饮茶文化。 在中国,只要喜欢茶,便饮茶,并没有明显的流派...
评分 评分 评分自家大宝喜静,观摩过美女老师的现场表演后,觉得颇合脾胃,坚持要去学习茶艺表演。 因难得她有自觉想学点什么的念头,支持她去了,正好将她所学的古筝结合起来,想象一下那个仙气飘飘的情意吧。古筝曲中,白衣飘飘的女子,涤器投茶……当为美景也。 在我浅显的认知中,茶及茶...
图书标签: 茶道 生活美学 日本 茶 日@柳宗悦 柳宗悦 人文主义 好书,值得一读
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对于茶道美学与茶器鉴赏的论述,能超越《茶与美》的深度与格局的著作,将是凤毛麟角。柳宗悦以佛教独特的直观,直指人心的震撼,试图唤醒日本1940年代前后那个茶道极度璀璨,却人心空洞的世代。对于21世纪所有爱茶的朋友们,本书会是一场难忘的心灵洗礼。
能把这么虚幻的东西,如此具体化,没有点功力真的好难做到。翻译也翻译得非常好。早晨一杯茶,一本书,能让全天都静下来。
评分能把这么虚幻的东西,如此具体化,没有点功力真的好难做到。翻译也翻译得非常好。早晨一杯茶,一本书,能让全天都静下来。
评分了解茶道
评分这是近期阅读的书籍中,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不仅开阔了眼界,认识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日本及东亚美的器物、茶道、织染等民间艺术,还从作者那里学到了反思的精神。如果书中的插图是彩色就更好了。
评分很厚很重的一本书,字还小,翻着费劲,决定了它不受我的喜欢。 内容方面,因为没有读完,所以没什么见解,感觉有种宗教意识在,而且很难读下去。
茶与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