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卡夫卡曾攻读文学,后改学法律。先后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和工人保险所,因肺病辞职。后埋头写作。曾两度订婚,却因健康关系一直未婚。1924年死于肺病。卡夫卡最杰出的作品当数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短篇小说《变形记》,这些作品的主题、风格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凭借这些作品,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发表于2025-02-07
诉讼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据说,每个人的身边都至少有一个用“卡夫卡”当过网名或者QQ签名的朋友。 那些曾化名为卡夫卡的小年轻不一定真的读过卡夫卡,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卡夫卡和我们的渊源远比一个名字更深——他堪称当代社畜的精神代言人。 正如诗人奥登所言:“卡夫卡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
评分 评分真他妈是真理。 “不必把一切都认作是真实的,但必须把一切都认作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就生活在谎言中。 对体制操作程序了如指掌并照做的人,我们说他清醒。 对体制背后真面目看得透透彻彻并站出来斥责的人,我们说他傻。 对前二者心知肚明却讳莫如深的人,我们说他聪明。 这...
评分“末法”通常是作为佛教术语来使用,指佛法衰退后,宗教上乱象丛生的漫长时期。原本是有着严格用度要求的词语,连年限长短都有明确界定的。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一切词语的边界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解释,甚至完全按自己希望阐明的观念来定义“末法”,也成...
评分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读卡夫卡《审判》 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审判》期待已久,之前读过各种其他的版本,重温经典也是一种美妙的回忆。我喜欢卡夫卡,非常喜欢。若问理由,因为他不搞愚民谎言文学,就这一点足够伟大。 拿到书...
图书标签: 卡夫卡 小说 奥地利 外国文学 荒诞 文学 奥地利文学 德语文学
弗兰茨·卡夫卡(1883一1924),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也未受到重视。可在他身后,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他留给人们的文学遗产是不朽的,留给人们的思索是永恒的。《诉讼》是最早被人们认识的小说,它披露了黑暗社会的司法内幕和腐败的官僚机构:银行襄理K为人正直,勤奋能干,可在三十岁生日那天突遭逮捕,他觉得此事荒唐而又滑稽,后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有一个秘密法庭在对他进行调查。在一次审讯中,他当众揭露司法机构草营人命、诬陷好人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试图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可无人理会;他想求见法官为自己申辩,可也是枉然。他很无奈,最终却在三十一岁生日前夕被两个神秘的黑衣人杀死在采石场。小说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发人深思。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奇人写就这样的奇书,开一代之先河。无比的荒诞不经,却是无比的真实世界。
评分果然卡夫卡对我而言,也是条槛
评分这是我读的最懂的卡夫卡的书,泪目。他的大部分书都让我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评分我的打开方式一定有问题
评分卡夫卡的长篇像是短篇的赋格,一个主题的反复再现,通过栩栩如生的图景,而非单纯的叙述。一个混沌暧昧的主题,我们的生活是如何紧贴却不及于意义。在那些机械、幽闭、抽离了情感的描述中,寻常事物和场景都异化成了某种梦魇的表征,在半梦半醒间演绎着荒诞的奇观,这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俯卧皆是的日常,在望不见尽头的长廊、封闭的窗户与狭窄的室内,人的存在先是被割裂,然后被注入,仿佛提线木偶,互为观众,舞台就是这薄凉的人间。这是一个没有神、连神喻也没有的世界,只有以法律或者制度面目示人的宏大隐喻,在通往终点的、徒劳的重复中,人借由肉身的痛苦完成了庄严的虚无。
诉讼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