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吉爾(Vergil,公元前70-公元前19年)是古羅馬最重要的詩人,作品有《牧歌》和《農事詩》,《埃涅阿斯紀》(Aeneid)則是他最有名的一部史詩,是羅馬文學的一個巔峰。當時的羅馬在屋大維(奧古斯都)執政時期,正是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與維吉爾同時代的著名人物還有賀拉斯與奧維德。
維吉爾的羅馬史詩
澤熙
維吉爾(Vergil,公元前70-公元前19年)是古羅馬最重要的詩人,作品有《牧歌》和《農事詩》,《埃涅阿斯紀》(Aeneid)則是他最有名的一部史詩,是羅馬文學的一個巔峰。當時的羅馬在屋大維(奧古斯都)執政時期,正是羅馬文
學的黃金時代,與維吉爾同時代的著名人物還有賀拉斯與奧維德。
一個英雄的來曆
《埃涅阿斯紀》記錄瞭羅馬神話般的起源,埃涅阿斯其中的主要英雄,我們不妨首
先看看他的來曆。在傳說中,他女神維納斯之子,青年時來到特洛伊城。特洛伊一戰使
之成為令人膽寒的勇士。這個故事曾經在古希臘廣為流傳,在希臘神話中,也有精彩的
描述:
當希臘人離開戰船來到特洛伊城下攻打城門時,勇敢的埃涅阿斯站在高高的城牆上
指揮士兵投擲石塊,使他們無法逼近。他一直在城頭上大聲吼叫,激勵士氣。但奧德修
斯靈機一動,命令他的士兵把盾牌拼接在一起,舉在頭頂,形成瞭一個防護頂蓋。在頂
蓋下麵,士兵們可以聚集在一起推進城門而不受石塊的傷害。
但眼看奧德修斯的士兵將把城門劈開時,奧林匹斯山上的特洛伊保護神給埃涅阿斯
的雙臂增添瞭神力,他端起一塊巨大的石頭朝著盾牌構成的頂蓋砸下去,使一大批圍攻
的敵人紛紛倒在盾牌之下。同時,隱在雲霧中的戰神阿瑞斯幫助埃涅阿斯將石塊準確地
擊中敵人,希臘人死傷慘重,一片驚慌(詳見德國施瓦布著《希臘神話故事》,劉超之、
艾英譯)。
埃涅阿斯(Aeneas)作為特洛伊的幸存者、逃亡者,在維吉爾的筆下又齣現
瞭峰迴路轉,最終成為瞭羅馬人的祖先。在特洛伊城陷落之後,埃涅阿斯一路奔波,帶
者少量追隨者來到瞭意大利,並娶當地的公主為妻。據說,公元前731年建立羅馬的
兩個孿生兄弟就是他的後人,以緻凱撒大帝也要對他認祖歸宗。實際上,特洛伊之戰大
約在公元前1250年結束,與羅馬立國相差500多年。
維吉爾在生命的最後11年從事創作《埃涅阿斯紀》,他的依據就是當時在希臘、
羅馬留下的神話傳說,並在第2捲裏通過埃涅阿斯之口,敘說瞭這場戰爭。初稿完成以
後,維吉爾並沒有輕率地將它發錶,隻是在朋友之間傳看,在屋大維麵前朗誦,並打算
用3年的時間前往希臘和亞細亞旅行,同時潤色定稿,但直到去世也沒有徹底完成。
維吉爾的英雄埃涅阿斯具有凱撒的養子和繼承人屋大維的影子,離開特洛伊後曾經
沮喪,如果不是他母親維納斯的叮囑,他可能背棄瞭建立羅馬的責任,而和迦太基女王
度過終生。但他最後很少嘆息,減少瞭眼淚,有瞭更多的英雄氣。《埃涅阿斯紀》經常
稱埃涅阿斯為“pius”,英語裏有人將它翻譯成“盡職”(dutiful)。這
也許是史詩的中心,他並不像奧德賽那樣沒有目標的漫遊,不僅要為國傢盡職,而且還
要對神盡職。他曾經隨著父親到陰間看到瞭羅馬未來的輝煌,並以此作為自己的使命。
維吉爾創作他的第一部詩集《牧歌》(Eclogues)用瞭3年,從凱撒被刺
後不久開始創作;第二部《農事詩》(Georgics)用瞭7年,於屋大維在阿剋
提爾姆打敗安東尼後不久完成,時間上較前一部翻瞭一翻。他準備再用14年的時間來
完成《埃涅阿斯紀》,但在計劃用3年的時間進行最後修改時,生命走到瞭盡頭。現代
西方人稱它為“文明的關鍵書之一”。
前承荷馬史詩
《埃涅阿斯紀》一共12捲,用拉丁文完成,講述瞭埃涅阿斯從漂泊到創業的故事,
剛一問世就獲得盛譽。其中前麵6捲寫埃涅阿斯從淪陷的特洛伊,穿過地中海,7年後
來到意大利的經曆,仿效瞭《奧德修記》;後麵6捲敘說瞭埃涅阿斯在意大利不斷處在
惡戰之中,為後來的羅馬立國奠定瞭基礎,其戰爭場麵也仿照瞭《伊利亞特》。因此,
有人稱《埃涅阿斯紀》為“小《奧德賽》”,由此可見荷馬對羅馬人的影響。古典學者
通常可以感受到維吉爾拉丁文本的精深,同時更喜歡荷馬敏捷的風格。
19世紀的德國文學界重視搜索文學作品的來源,並且流行著一種說法,如果一部
作品過於接近它的來源,那它就不是原創作品,因此是壞的作品。他們常常《埃涅阿斯
記》成為評判的起點,並一門心事地尋找《埃涅阿斯記》與荷馬史詩的共同之處,用放
大鏡來觀察“抄襲”的究竟。直到今天還有人認為維吉爾“沒有預料到的成功”對曆史
的影響是因為“誤解”。例如1999年,牛津大學研究詩歌的教授彼得·雷威(Pe
ter Levi)在他齣版的《維吉爾:他的生活和時代》中認為:《埃涅阿斯紀》
是失敗的,因為屋大維施予瞭維吉爾太多的壓力。同時,這部作品也沒有趕上他的模特
--荷馬史詩。
1903年德國人理查德·海因茨(Richard Heinze)寫瞭一本
《維吉爾史詩的創作技巧》,認為“抄襲”一說不過是睜眼說瞎話。他著眼於兩者的不
同之處,從維吉爾不同的創作意圖開始,嚴格地證明瞭《埃涅阿斯記》中的單個事件與
整體結構的關係。他認為維吉爾仿照荷馬史詩的進行的創作,就好比貝多芬仿照狄亞貝
利(Diabelli)或者是巴赫仿照戈德伯格(Goldberg)的模式,從現
有的材料中創造齣來瞭嶄新的東西。
據說維吉爾生前就有人指責他大量藉用荷馬的詩句,而維吉爾的迴敬是:我的批評
傢們為什麼不自己去嘗試一下這樣的剽竊?如果這樣做瞭,就會懂得,從荷馬那裏偷竊
一行詩並不比從一個武士手中偷來刀劍更容易。
誠然,盡管《埃涅阿斯記》在結構和修辭上模仿瞭荷馬史詩,但兩部史詩的創作相
隔近韆年,維吉爾也將自己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羅馬的願望以及羅馬人的寫作風格灌注瞭
進來。維吉爾生活的時代,正是凱撒、屋大維雄心勃勃的時代,也是古羅馬由共和走嚮
帝國的腥風血雨的時代,維吉爾似乎也認同他們的個人英雄主義,很難想像他的生活和
他的創作截然分開。在感情上,埃涅阿斯來自失敗的特洛伊,但又是羅馬人的祖先,維
吉爾相信羅馬不會失敗,並將它灌注在塑造英雄埃涅阿斯的身上。在荷馬史詩中,英雄
阿基裏斯最終死去,奧德修斯經過漫長的旅行以後,不過是獨自一人迴到傢裏。但埃涅
阿斯卻開創瞭業績,象徵著羅馬的榮耀。
雖然維吉爾描寫瞭與荷馬史詩中相同的人物和事件,但按照不同的順序進行瞭編排,
並放到瞭自己作品的得體位置,使《埃涅阿斯記》又有可以區分的特色。
後啓但丁《神麯》
14世紀意大利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曾經習學過拉丁文
和古典文學,對維吉爾推崇備緻,以緻將他寫進瞭自己的《神麯》。他在創作這部曠世
巨著時,維吉爾占據瞭他的大腦,使得這位拉丁文大師成瞭他在地獄和煉獄中的導遊。
在《神麯》的一開始,當但丁在森林中迷失之後,不期遇到瞭維吉爾,最後幫助他
走齣瞭絕境。不過,作為一個羅馬時代的非基督徒作傢,維吉爾無權進入天堂,但丁視
他為“最瞭不起的異教徒”。於是,比阿特麗絲(Beatrice)便代替瞭維吉爾
引導但丁進入瞭天國。比阿特麗絲是但丁夢寐以求的純真女子,但終未成眷屬。荷馬啓
發瞭維吉爾,維吉爾啓發瞭但丁,使得英雄史詩一路相承。
為什麼但丁會選擇維吉爾作為他的導遊者?可能有許多原因。例如,《地獄》對埃
涅阿斯的艱苦旅行産生迴響,對維吉爾的許多見解産生共鳴,認維吉爾是他最高的文學
導師。因此他在書中說道:“你是我的恩師,我的楷模,我從你那裏學到那優美的風格,
它使我得以聲名顯赫(《地獄》第一首)”。
為瞭塑造自己的英雄,維吉爾還采用瞭文學虛構的手法,譬如《埃涅阿斯紀》前麵
四捲裏描述的一個生動故事:從特洛伊逃亡之後,埃涅阿斯曾經在北非短暫地逗留,並
與剛剛建國的迦太基女王狄多(Dido)有一夜風流。當神祗提醒他創立羅馬之事後,
埃涅阿斯不得不乘船逃走,將她拋棄。狄多自焚而死。
實際上,這完全是維吉爾的虛構,曆史上的狄多是一個忠貞於丈夫的寡婦,因為不
願意嫁給阿爾及利亞國王阿爾巴斯(Iarbas)為妻而自殺。而且狄多和埃涅阿斯
生活的年代相隔400年。維吉爾的接花移木,使得狄多不再是因為婚姻的忠貞而死去,
埃涅阿斯在陰間旅行時見到過她,以後但丁又將她放到瞭地獄的淫蕩者一類,可見其承
接的關係。不過,這段情節從屋大維到19世紀都為人們所喜愛,而文藝復興晚期則將
它推到瞭頂端。人們不斷地將狄多的章節翻譯過來,並改編成瞭無數的喜劇或者是悲劇。
1858年,法國著名作麯傢伯遼茲(Hector Berlioz)還為它譜寫瞭
歌劇,叫《特洛伊人》。
在文藝復興時期,也齣現過一些雄心勃勃的詩人,如埃德濛·斯賓塞(Edmun
d Spenser)、阿裏奧斯托(Ariosto)和彌爾頓(John Mil
ton)等也都藉鑒過維吉爾的創作。
焚稿之願:維吉爾與屋大維
維吉爾與屋大維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饒有趣味的話題,曆史學傢們對他們之間的疏
密關係說法不一。維吉爾比屋大維年長7歲,但是他的個人生涯卻逃離不開屋大維的影
響,屋大維授予瞭維吉爾桂冠,維吉爾也在詩裏歌頌瞭屋大維。否則,我們今天也看不
到這部史詩。
51歲的維吉爾因為在雅典中暑而沒有完成3年的旅行計劃,當時也在雅典的屋大
維見到瞭他並堅持用船將他送迴羅馬,公元前19年10月在摺迴到意大利的港口城市
布林迪西後不久去世。據說,在離開意大利前往希臘之前,維吉爾曾經囑咐,假如他身
遭不測,就“讓火焰把詩歌焚毀”。臨終前,他也曾想親手這麼做,但被阻止。維吉爾
去世以後,以羅馬榮耀的名義,屋大維否決瞭燒毀的請求,命人校訂齣版瞭《埃涅阿斯
紀》,即使對不完整的詩行也保留瞭原貌,因此它在公元前19年問世。否則,將成為
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大悲劇。
《埃涅阿斯紀》有一個政治上的功用,就是在敘述埃涅阿斯功業的同時,還對羅馬
城和凱撒傢族的來曆作一個交代,維納斯作為埃涅阿斯的母親,也就成瞭凱撒傢族的祖
先,神祗、神話和曆史都有條不紊地融閤到瞭一起。屋大維樂意看到這段神話成為“正
統的曆史”,使其統治“神聖化”,使那些常不順從的意大利人歸順在羅馬人的旗幟之
下。有一些曆史學傢認為,屋大維非法廢除瞭維吉爾的遺囑,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因
為他違背瞭詩人的意願。
然而,詩人提齣燒毀自己10多年的心血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有的研究學者認
為,維吉爾的遺囑中根本就沒有燒毀這一條,燒毀一說可能是後來僞造的文件,以緻給
後來者一個錯誤印象。但羅馬作傢老普林尼在公元一世紀寫道:維吉爾的遺囑要求燒毀
史詩,但受到屋大維禁止;羅馬曆史學傢蘇維托尼烏斯(Suetonius)在公元
2世紀初也曾經有類似記錄:維吉爾在病床前再三要求將裝詩歌的盒子遞過來,以便自
己能燒掉它們,但沒有人這麼做。另外,在公元4世紀的傳記中也基本沿用瞭這個說法。
盡管這部手稿並沒有被燒掉,但驚駭的學者們依然在探尋其中的原因。對於維吉爾
為什麼要燒毀他的詩歌,人們的看法並不以緻。許多人認為,維吉爾對屋大維心存感激,
因為他結束瞭內戰,並希望他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以緻對今天的詩人也帶來瞭影響。
例如1962年,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在慶祝肯
尼迪總統就職的詩中就寫道,他希望看到“第二個奧古斯都時代,一個詩與力量的黃金
時代”。弗羅斯特是第一個被正式邀請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儀式的詩人,代錶瞭不少人的
看法。但是“冷戰”結束以後,人們又開始對這種看法進行反思。
如果這個看法成立,那麼維吉爾要燒毀詩歌則可能是齣於審美的選擇,不願意將一
個粗糙的作品留給世人。傳統上,很多人都持這一種看法。但也存在疑問,盡管維吉爾
具有完美主義的傾嚮,並為世人所知,但這個想法似乎依然有些古怪,不能完全被人所
信服。
曆史學傢常常把屋大維描繪成一個追求功利的暴君,如果維吉爾最後不再相信他所
擁護的政體,對帝國失去人性而殺戮的一麵感到失望,那麼燒毀詩歌可能是齣於一種悲
觀。至少,維吉爾並不是屋大維政體的代發言人。他並不美化戰爭和屠殺,作為一位語
言修辭的大師,他的作品給人以深的情感衝動。
持續的影響
也許很少有詩人像維吉爾這樣受到2000多年來羨慕者的贊嘆,文學評論傢常常
列舉他的作品是“經典中的經典”。維吉爾開創瞭用詩的形式來錶達生命的驕傲、悲愴
和懷疑,定義瞭歐洲文學什麼是偉大的,什麼樣的作品纔是經典。同時,其影響也遠遠
超齣瞭文學之外,古代羅馬,統治者藉以鞏固政權;中古時代,羅馬天主教會認他為預
言傢;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用他的文字來證明自己的美德。
譬如1997年,考古學傢曾經解開瞭古羅馬硬幣上的的一個謎,其中也與維吉爾
的政治影響力有關。人們發現,在1700多年前鑄造的古羅馬硬幣上都有神秘的縮寫
字母,人們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含義,現在纔知道它們來自維吉爾一首詩的第一個字母的
縮寫。
公元287年,羅馬駐紮在英國的一個艦隊司令卡勞修斯(Carausius)
篡位,宣布他是羅馬皇帝,對抗當時分治羅馬帝國的兩個皇帝戴剋裏先(Diocle
tian)和馬剋西米安(Maximian),6年後被他的財政部長謀殺。但是他
留下的一輛戰車上有一段縮寫的銘文是“I.N.P.C.D.A”,1931年被發現並收藏在大英
博物館裏,硬幣上也有令人不解的“RSR”縮寫,並且沒有齣現在羅馬帝國的其他硬
幣上。
卡勞修斯為瞭證明他的閤法性,就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古羅馬美德的“拯救者”,並
且用古老的傳說來喚起羅馬人。於是他選用瞭《埃涅阿斯紀》中的一句暗示“Expe
ctate veni”(來,期待已久的那一位),用來描述他自己。根據這個綫索,
人們在《牧歌》裏找到瞭“RSR”的意思是“黃金時代歸來”(Redeunt S
aturnia Regna),“I.N.P.C.D.A”的意思是“現在新的一代從天上來到人
間”。它們是維吉爾詩中的完整一句話,也許準確地錶達瞭卡勞修斯想說的全部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文藝復興時期,埃涅阿斯神話也成為歐洲詩歌和繪畫的一個源泉,
如彌爾頓等就曾以維吉爾的史詩為範本。1989年5月19日,有一部威廉·莫裏斯
(William Morris)沒有完成的手稿在紐約剋利斯蒂拍賣,獲得瞭
132萬美元,在預計的最高價格四倍以上。而手稿上的內容正是維吉爾的《埃涅阿斯
紀》,它由370張高級羊皮紙製成,前177頁由莫利斯用羅馬字體寫成,起書寫公
整可以說是他的書法傑作。莫裏斯1875年曾經從拉丁文中翻譯過這本難以翻譯的書。
盡管他最後放棄瞭完全的抄寫,並將手稿賣給瞭法爾法茲·默賴(Fairfax-M
urray),但默賴進一步將它抄寫完成,並進行瞭富麗的裝飾。可見當時人們對這
本書的珍視。
荷馬的名字在中世紀的歐洲消失,而維吉爾的名字卻依然幸存。部份原因是因為他
曾經在《牧歌》裏寓言瞭一個男孩的誕生,這個孩子很能是屋大維妹妹奧剋塔亞(Oc
tavia)的兒子,但康斯坦丁認為他預言瞭基督的誕生。就像 亞曆山大曾經擁有一
本《伊利亞特》一樣,拿破侖也擁有一本《埃涅伊德紀》,因為1985年曾經有人買
到瞭他的收藏,裏麵有一個帝國的夢想。
埃涅阿斯曾經也是歐洲人生活中的一個象徵,因為他多次陷於危難卻承受瞭命運的
敲打,卻遇難呈祥。而且他的勇敢、勤勞和節製也成為古羅馬人的美德化身。這在很大
程度上也得益於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
(2001年9月16日於美國)
————————————————
【新語絲電子文庫(www.xys.org)(www.xys2.org)】
發表於2024-11-25
埃涅阿斯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維吉爾老頭是但丁老頭最推崇的詩人,這倆老頭真是意氣相投。 個人之見,從文本內涵角度來看,後世豐富於前世是不可逆的趨勢。當然,文人一直有復古的心理,總以為先聖之書便是完美的。這是曆代文人以其新思想附會的結果。原始文本一定是單純的,過瞭一百年,便復雜一些,五百年...
評分論講故事的能力,維吉爾不如荷馬,也不如與他同一時代的奧維德。維吉爾筆下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性格平淡得有如一張白紙。維吉爾多次用“誠實的”、“忠實的”一類的詞匯來形容埃涅阿斯,意指埃涅阿斯對神靈敬順有加,對命運毫不違逆。綜觀全書,埃涅阿斯在他的冒險旅程經曆過許...
評分戴朵已經倒伏在利劍的吻上。 鞦天的火焰,隻留下詛咒 灰燼和無盡的虛無。 除瞭她,還有誰會殉情而亡? 不,她們所殉的,不是丘比特的 卑鄙伎倆,並不是愛情,令她們香消 玉殞。 凶手是誰?誰手中握著寒光? 誰隱藏在黑夜之中,等著給親密的人 緻命的一擊?誰給瞭她孤獨 冰冷...
評分今天最終讀完瞭厚厚一本Aeneid 也是歐洲文學課中《埃涅阿斯紀》部分的final quiz.. 奮戰瞭一周、努力地讀史詩,讀的昏天黑地覺得絕望,但最後還是不知不覺地就讀到瞭結尾: "Then all the body slackened in death's chill, And with a groan for that indignity His spirit fl...
評分本來應該是力薦,但是翻譯和校訂爛,扣掉瞭一顆星 譯者把corn,譯成瞭玉米。看的時候感覺穿越極瞭,公元前的歐洲人怎麼可能有玉米吃呢?而且各種玉米玉米,翻譯成榖物不行嗎…… 然後就是captain的問題瞭,captain不止隊長這個意思吧……但是說埃涅阿斯隊長真的很奇怪。把各...
圖書標籤: 維吉爾 古羅馬 史詩 外國文學 埃涅阿斯記 網格本 詩歌 文學
譯筆甚佳
評分這個譯本……自己看吧……
評分正是我讀過的那個版本~~
評分喜愛前六章甚過後麵,大概我喜歡到處漫遊而非打打殺殺。和阿喀琉斯相比,埃涅阿斯有瞭更多責任擔當,更濃厚的傢國意識。對待戰爭,維吉爾顯得悲情多瞭
評分這個譯本……自己看吧……
埃涅阿斯紀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