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韩书瑞(Susan Naquin),1944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学教授。长期致力于清史研究,成就卓著,著有《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 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Shantung Rebellion: The Wang Lun Uprising of 1774)、《十八世纪中国社会》(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等。
译者简介
孔祥文,女,辽宁大连人,历史学博士,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华文史网编辑。长期从事清史研究工作,翻译并出版《甲午战争——一个意大利人的记述》(The China-Japan War: Compiled from Japanese, Chinese, and Foreign Sources),参与审校《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Saving the World: 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发表于2024-12-22
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韩书瑞(Susan Naquin)女士的作品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1900一书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集中了她自1986年开始,十几年间对于北京历史的研究成果。此书中文版由孔祥文博士翻译,于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有趣的是,本书的中文译名将...
评分韩书瑞(Susan Naquin)女士的作品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1900一书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集中了她自1986年开始,十几年间对于北京历史的研究成果。此书中文版由孔祥文博士翻译,于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有趣的是,本书的中文译名将...
评分这是一部值得细读并参考的学术专著。北京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阶段的国都。它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呢?是一个吸引众多研究者的专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明清北京和今天一样,是一个具体而又包容各色人等的城市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皇室、贵族、官绅、商民、工匠、仆役、兵丁、文人...
评分这是一部值得细读并参考的学术专著。北京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阶段的国都。它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呢?是一个吸引众多研究者的专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明清北京和今天一样,是一个具体而又包容各色人等的城市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皇室、贵族、官绅、商民、工匠、仆役、兵丁、文人...
评分这是一部值得细读并参考的学术专著。北京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阶段的国都。它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呢?是一个吸引众多研究者的专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明清北京和今天一样,是一个具体而又包容各色人等的城市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皇室、贵族、官绅、商民、工匠、仆役、兵丁、文人...
图书标签: 城市史 海外中国研究 北京 社会史 城市研究 社会学 历史 清史
本书作者韩书瑞教授从七十年代开始致力于清代民间宗教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乾隆朝王伦清水教和嘉庆朝京畿八卦教起义两部著作。此后她将注意力转到清代北京民间宗教活动上,2000年推出这部篇幅宏大、内容详尽的以清代北京宗教寺庙和民间日常宗教活动为主题的著作。在作者眼中,民间宗教活动是清代平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平民生活和国家/社会关系的理想场所。在本书中,韩书瑞强调民间宗教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充当了国家正统理念以外的民间信仰的源泉。除去思想功能,寺庙的经济功能也不能忽视,以寺庙为中心的集市庙会和进香活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商品往来。寺庙也是平民的日常交际的场所,方便了男女交往、社会上层和下层人群的沟通以及跨行业社会往来。从明清至民国,北京民间宗教活动的兴衰和寺庙的存废也是国家/社会关系演变的窗口。从总体角度上看,国家实力逐渐强大,国家推行的世俗化运动最终削弱了寺庙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寺庙充当了超乎于国家控制的一个民间场域。韩书瑞的这部著作,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以清代民间宗教为题的著作。由于作者引用文献资料广泛,这部书也成了了解清代平民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这本书其实主要讲的是北京的寺庙与社会生活,并没有全面探讨四百年来的北京。韩书瑞在清史领域也算是著述宏富了,且很多都翻译了过来。我的体会,她的长处是善于寻找问题,铺陈资料,但解释力着实一般。
评分美国学者韩书瑞的一部扛鼎之作,从浩如烟海的纷繁史料当中,梳爬剥拣,写成这部关于明清时期北京城市生活史的大书。总结起来,本书的特色有三:一是史料征引与梳理的丰富程度和细致性,让人叹为观止,好生敬服;二是规避了宏大叙事的框架,而极其注重细节再现与还原,很多历史细节内容的讲述颇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三是论述过程中,非常注重分析寺庙等宗教场所,之于北京城市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中文版当中,将副书名“寺庙和城市生活”,翻译成了“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虽情有可原,但多少有些文题不符,也成为本书最大的一点缺憾。
评分“大部分消失、记忆中的寺院,如果有的话,只是作为公共汽车站和街道的名字而存在。” 有点失望,本来是希望读到北京城的前世今生,结果更像是碎片化历史的堆砌。
评分我还以为讲啥呢
评分卯足了劲读完了,其实是可以作为参考书常常翻看的。把“寺庙”翻译成“公共空间”可能是为了避免麻烦,但也算带了点城市研究的色彩,对照着王同桢的《寺庙北京》读更佳。
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