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之细道

奥之细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松尾芭蕉(1644-1694)

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生于日本三重县的伊贺国。十九岁开始俳句创作生涯,曾拜俳句大师北村季吟为师,学习俳句,1861年改称“芭蕉”。他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至今仍被日本人民奉为“俳圣”。在日本文学历史的地位,可与紫式部比肩。芭蕉一生贫寒,酷爱行旅。作品有《奥之细道》、《嵯峨日记》、《猿蓑》等。

郑清茂(1933-)

1933年生,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其间曾赴日研究。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萨诸塞大学,台湾大学日文系及东华大学中文系,为专精汉、和文学之知名学者。译有《平家物语》(译林出版社,2017)等。

川濑巴水(1883-1957)

日本近现代版画巨匠。作为日本“新版画运动”复兴的领军人物,在一生中共创作了600余枚版画,堪称近代风景版画第一人,被誉为“旅情诗人”“昭和之歌川广重”。川濑巴水为创作版画而到处写生,足迹踏遍全日本及美国、朝鲜等地。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松尾芭蕉
出品人:中国国家地理
页数:296
译者:郑清茂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6315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松尾芭蕉 
  • 日本文学 
  • 日本 
  • 诗歌 
  • 俳句 
  • 郑清茂 
  • 散文 
  • 2019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日本古典文学瑰宝

纪行文学鼻祖之作

与《源氏物语》齐名的传世经典

全新图文版

≈≈≈≈≈≈≈≈≈≈≈≈≈≈≈≈≈≈≈≈≈≈≈≈≈≈≈≈≈≈

媲美杜甫之“俳圣” ❀松尾芭蕉

日本风景版画大师 ❀ 川濑巴水

台湾翻译家、日本文化专家 ❀郑清茂

梁文道 推荐译本

≈≈≈≈≈≈ ≈≈≈≈≈≈≈≈≈≈≈≈≈≈≈≈≈≈≈≈≈≈≈≈

品芭蕉之禅意俳句

赏巴水之细腻风景

五个月 两千四百公里 徒步日本岛东北地区

万物流转 人生如旅 浮世 梦醒 半路无形

一起行走“奥之细道”

感悟漂泊人生哲思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奥之细道》日本松尾芭蕉的游记,“奥之细道”传世旅行线路的名作。成为纪行文学鼻祖之作,与《源氏物语》齐名的传世经典。 松尾芭蕉浪迹天涯,行迹所到之处,他对看到的一起,加以细心观察,以禅意的心灵,诗意的思想,写下了千古永芳的佳诗篇作。他将大自然的景色记录下来,...  

评分

作为泡澡读物,此书至少有滋有味读了下去。一来想知晓被李登辉憧憬无比的奥之细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另一方面也体味到唐风东渐,似曾相识的触感。芭蕉受到唐土汉诗的影响很大,单凡触目之景都会与想象中的唐土风物诗相较。譬如把松岛比喻成景色不次于西湖洞庭,再比如龙泉之刀...  

评分

我想最好是懂得日语再去体会原汁原味的俳句比较好,译文总是让人感到隔阂,更何况是诗歌的翻译,难以做到结构、原意和神韵具备。这个译本俳句是译的不错的,有五七五结构,也尽量做到了有韵味;散文部分便一般了,读这样译介过来的仿古体散文还不如去读张岱或者苏轼。 郑民钦《...  

评分

作为泡澡读物,此书至少有滋有味读了下去。一来想知晓被李登辉憧憬无比的奥之细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另一方面也体味到唐风东渐,似曾相识的触感。芭蕉受到唐土汉诗的影响很大,单凡触目之景都会与想象中的唐土风物诗相较。譬如把松岛比喻成景色不次于西湖洞庭,再比如龙泉之刀...  

评分

【前言】 此文乃轉載自林文月教授今年3月19日於聯合報上所發表的文章。中間敘述了她與本書作者之間,以及與日本文學、翻譯之間的綿密。雖《奧之細道》中文版早有簡體中文版(譯名為《奧州小路》),但與此書相比,似乎氣弱了些。相對的,也顯出了鄭清茂教授學貫中日的功力!值得...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沓诗意盎然的旅人之思。很有唐宋散文游记的味道,从注解里能看到很多意向或诗句的化用确实是来自于唐诗。俳句的翻译严格按照“三五三”,随笔也用的文言文来翻译,注解翔实,日本文化典故与中国原诗词的追溯都很清楚,插画风格也非常细腻诗意。这几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与“武汉加油”之间的官方“正名”实在是太讽刺,这几句诗词里是一贯的日系化用啊,如果真要文化自信一点,也许还能往汉文化的向心力尚扯呢,现实来说也确实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这么出口成章(还是汉字的章),而大陆也绝不会缺有古文修养、文学素养的人,与其说集中营里不写诗,不如好好问问自己为什么营造了一个不尚诗歌风月的舆论空间,以及是什么在治文之人与他们的“经世致用”之间创造不可跨越的鸿沟吧

评分

书做的很好,插图好看,有书香,文句大抵也佳,注也佳。只是怀着见一个飘逸的俳人的心情翻阅,终于没怎么见着。看注文,有些个地方芭蕉夸大其辞,我想这要么是写旅行记的通病,要么就正是其“飘”的地方,一如李白,只是这些地方的神情也未见分明。

评分

翻译风格非常古典,很有诗意,读起来上口。配的浮世绘很美很符合文字气质啊

评分

注释很细,但是正文看得让人想学日语。原因有二,一是有的地方感觉可疑,二是译文今古杂糅,不少类似古风体。引一段:【见有放牧之马。恳求于刈草男子,虽曰一村夫,却非不通人情之辈。“如之何而可耶?此处草原,歧路交错,过客初来乍到,往往迷入歧途,不能无虑。然则,可骑此马,至马停蹄处,放回可也即以。”其马借之。有小童二人,随马后奔走。】另外,“即以”当属下句。P.77、85、221、263、271,句末标点错行。

评分

松尾芭蕉先生的俳句独步天下,游记亦别具一格,读来通透清澈,如山涧小溪,可将浮华闹市中的万千繁琐,瞬间剥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