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菱,女,汉族。云南人。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发表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后改编成电影《青春祭》。
1982年毕业进入天津作协,作家“一级”。1989年到海南投身影视业,自创公司。1998年由云南省委“人才引进”返回故乡。
近十余年来,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资源的抢救与整理、传播。其影视作品及书籍有:《西南联大启示录》《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以及在线产品“西南联大访谈数据
库”等;为当代人认识与研究“西南联大”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主要著作有:回忆录《中国布衣》《北大回忆》,评论集《曼菱说“红楼”》等。
发表于2024-11-25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西南联大行思录看完了,想看这本书由来已久,无问西东的电影看完以后是震惊于当时看见的那种自由的精神的,同时也震惊于那些任教与就读的大师,然看完这本书才惊觉电影中不过是一隅。龙虎相争的两所奇校黄埔军校和西南联大真的都很令人震惊与崇敬,那是大环境下的产物,难以复...
评分历史上只有一个西南联大,是那时莘莘学子的美丽梦。也是今日学人不能忽视的中国历史上一所大家。它没有雄伟的大门,没有漂亮的教室,没有集中一地,甚至师生的温饱都成问题,还曾在战火纷飞之年代颠沛流离。可大师之齐聚,思想之闪光,学术之自由,氛围之浓厚犹如旧日大学的美...
评分历史上只有一个西南联大,是那时莘莘学子的美丽梦。也是今日学人不能忽视的中国历史上一所大家。它没有雄伟的大门,没有漂亮的教室,没有集中一地,甚至师生的温饱都成问题,还曾在战火纷飞之年代颠沛流离。可大师之齐聚,思想之闪光,学术之自由,氛围之浓厚犹如旧日大学的美...
评分 评分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大校歌 “为何我的眼里饱...
图书标签: 西南联大 教育史 历史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增订了什么? 中国 2019 斗不过的老家雀~! 散文
本书是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本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西南联大在困难时期培育了许多杰出人才。在行思录中,了解了那个时期的学风,生活,以及不同大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管理方法,领略了大学大师的人生追求,为人处事等。
评分《西南联大行思录》(三联书店2019版)中配图错误包括:“1937日军进入北平”的照片不是在“北平”拍的,而是日军1937年在南京拍的照片,背景是南京中山门。
评分大学的本质是启蒙,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不是驯服。被蒋校长,梅校长,胡适先生等学者深深感动着,羡慕那样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有一丝稷下学宫的影子哎!那样艰苦的条件,他们胸怀天下,激情昂扬,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学子,现在的教育多少可以参考了,政治不允许吧。读到留在台湾的那批学者的时候,松了一口气,还好他们留在那片土地上,不会遭到政治和精神的摧残,才有了现在的台大和清大,他们的努力成就了太多。有机会再去台湾的话,一定要去他们的墓碑前深深鞠躬。
评分教育是灵性和理性的产物, 而不是生产车间式的流程。
评分虽然都出自真人之口,是那段时间的见证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的叙述有点乱,同一件事能由几个人口中说出,而且加入作者的主观臆断很多,前面读者还可以,越往后越没有耐心。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