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檢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清代至民國的思想文化史、社會文化史。主要學術成果有《文化新潮中的人倫禮俗(1895—1923)》,中國社會科學齣版2013年版;《中國文化發展史(晚清捲)》(第一作者),山東教育齣版社2013年版;《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6年版;《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8年版;《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三捲,浙江人民齣版社1998年版;《新會梁氏:梁啓超傢族的文化史》,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1999年版等。
目前清代學術傢族的研究偏重於江南文學群體,而對清代學術主流——漢學的研究仍囿於吳、皖分派思路,涉及漢學傢族的論著非常薄弱。全稿以二十多個漢學傢族為基本素材,圍繞清代漢學的傢學傳衍、傢法內涵、學術方法、漢宋關係和學術精神等問題進行瞭深入的梳理、考辨。作者不僅閱覽瞭清代學者的大量經史論著、文集和傳記資料,而且搜集、使用瞭以往研究者忽略的漢學傢書劄和族譜資料。比如後者,作者曾在北京、上海、湖南、江蘇、安徽、福建等地收集漢學傢的族譜資料二十多部。基於翔實的史料,書稿就清代漢學的一係列問題提齣瞭獨到見解,論述詳盡,文字簡煉。
本稿是作者繼《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8年版)、《新會梁氏:梁啓超傢族的文化史》(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1999年版)和《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6年版,列入國傢清史編委會研究叢刊)之後,十餘年來研究清代學術文化的重要成果,代錶瞭目前有關清代漢學及傢族文化研究的最新進展。 這項研究於2012年列為國傢社科基金課題,名稱為“18—19世紀學術傢族之研究”(項目批準號:12BZS049)。課題的部分心得曾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江海學刊》《安徽史學》《安徽大學學報》等刊以論文發錶,共有十多篇,二十餘萬字,但撰為書稿時已再加研究,內容有增補、修改。
發表於2024-12-27
清代漢學傢族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學術史 清史 思想史 明清史 學術史 經學 2019 社會史
看到作者來頭,心中咯噔一聲。翻完果然不齣所料。
評分以往接觸的有關清代學術史的著作,多是從學術發展過程這一視角對有清一代的學術進行分析和評價,這樣的研究方法無可避免的會呈現齣綫性的敘事模式,但是對於梳理一代學術,這樣的研究方法自有其價值。可喜的《清代漢學傢族研究》一書為研究清代學術史提供瞭一個新的思路。本書將漢學傢族作為切入點,從清代漢學傢的傢學傳統、傢法觀念、傢學衍生、傢學傳承、傢學轉型等角度對漢學承變、漢學領域拓展、漢宋調和、今文經學、晚清經世學風等清學史中的重要問題展開分析和討論,提供瞭重新審視和考察清代學術史的新視角和新方法。不過,清代漢學傢族的大量湧現的這一社會現象是這一研究視角和方法的立足點。其他各代少有清代如此眾多的學術傢族,因此也難以將其作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和社會群體來研究。換句話說,這是清代學術史的一大特點。
評分從傢族學術傳承的角度研究清代學術史,可視之為學術史的中層研究。既可避免宏觀敘事的綫性結構,又可有一定高度抓住學術史的某些脈絡。近來的博士論文已經有不少做清代傢學研究的瞭,本書打通瞭傢學個案研究。不但有學術史而且將社會史聯係起來,顯示瞭學者們更為廣闊的生活世界。不過,總體而言還是偏嚮微觀研究,傢學傳承的理論深度還是有限。
評分以往接觸的有關清代學術史的著作,多是從學術發展過程這一視角對有清一代的學術進行分析和評價,這樣的研究方法無可避免的會呈現齣綫性的敘事模式,但是對於梳理一代學術,這樣的研究方法自有其價值。可喜的《清代漢學傢族研究》一書為研究清代學術史提供瞭一個新的思路。本書將漢學傢族作為切入點,從清代漢學傢的傢學傳統、傢法觀念、傢學衍生、傢學傳承、傢學轉型等角度對漢學承變、漢學領域拓展、漢宋調和、今文經學、晚清經世學風等清學史中的重要問題展開分析和討論,提供瞭重新審視和考察清代學術史的新視角和新方法。不過,清代漢學傢族的大量湧現的這一社會現象是這一研究視角和方法的立足點。其他各代少有清代如此眾多的學術傢族,因此也難以將其作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和社會群體來研究。換句話說,這是清代學術史的一大特點。
評分從傢族學術傳承的角度研究清代學術史,可視之為學術史的中層研究。既可避免宏觀敘事的綫性結構,又可有一定高度抓住學術史的某些脈絡。近來的博士論文已經有不少做清代傢學研究的瞭,本書打通瞭傢學個案研究。不但有學術史而且將社會史聯係起來,顯示瞭學者們更為廣闊的生活世界。不過,總體而言還是偏嚮微觀研究,傢學傳承的理論深度還是有限。
清代漢學傢族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