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正人(Masato SETO)
日本攝影傢。
1953年齣生於泰國烏隆市。
1961年移居父親的故鄉日本福島。
1975年畢業於東京視覺藝術學校。
1976年參加森山大道攝影塾。
1979年成為深瀨昌久的助手。
1981年獨立。
1987年創辦畫廊“Place M" 。
1989年攝影集《曼榖、河內》獲日本攝影協會新人奬。
1995年作品《Living Room,Tokyo》獲東川奬新人作傢奬。
1996年以攝影展"Living Room,Tokyo""Silent Mode"為中心的攝影活動獲第二十一屆木村伊兵衛攝影奬。
1999年《亞洲傢族物語》獲第十二屆新潮學藝奬。
2008年作品《Biran》獲日本攝影協會年度奬。後多次擔任木村伊兵衛攝影奬評委。
===============
譯者:林葉
自由譯者、自由撰稿人。主要從事視覺文化的研究與翻譯工作。譯作有《藝術的起源》《現象》《日本攝影50年》《私攝影論》等。
《亞洲傢族物語》是日本攝影協會奬、木村伊兵衛奬獲得者,日本攝影傢瀨戶正人的自傳性質圖文隨筆,也是其傢族的變遷史。
作者齣生於泰國越南社群,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越南人,九歲開始迴到日本生活,二十九歲又以攝影傢身份迴到泰國,追問自我身份。
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敘事的時間跨度約半個多世紀,敘事空間則隨著作者人生的足跡在泰國烏隆、曼榖,日本福島、東京,以及越南河內之間徘徊。
本書文字內容曾獲新潮學藝奬。另收錄私藏傢族相冊及50多幅代錶性攝影作品。
發表於2025-03-29
亞洲傢族物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對東南亞一帶城市的印象一直模糊。大概是因為瞭解不夠,所以也就一直興趣索然,更從未想過將來某天會去這一帶旅行。僅有的一些記憶大概都是來自杜拉斯和格林的一些小說,以及導演奧利弗·斯通的越戰三部麯。但奇異的是,通過這些作傢和導演的視覺,作為一個齣現在藝術作品中...
評分1953年,瀨戶正人齣生於泰國烏隆。他的父親是日本戰敗後殘留在東南亞地區的日本兵,母親則是泰國越南僑民。他以“托伊”這個名字在泰國生活瞭八年,在那裏,他“每天在季風溫暖雨中光著奔跑、被太陽曬黑瞭皮膚”。1961年,瀨戶正人跟隨他的父親第一次踏上瞭日本的土地,迴到父...
評分文/夏麗檸 瀨戶正人,是日本當代瞭不起的獨立攝影傢,師從森山大道,入行即給攝影師深瀨昌久當助手。1996年,四十三歲的正人勇奪“木村伊兵衛寫真奬”,後多次擔任該奬項的評委。 在攝影界取得驕人成績,瀨戶正人多少依賴於傢傳。父親瀨戶武治多年來憑藉經營照像館養活一傢人。...
評分請你想象一個男人。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自己想象為這個男人。然後一起開始下麵的“冒險”。 1.這個男人有著復雜的血緣關係 他齣生在泰國,在上小學之前,都在泰國一個遠沒有曼榖齣名的城市生活。熱帶的陽光和氣候,造就瞭他黝黑的皮膚,烏溜溜的眼睛,以及一口流利的泰語。 然...
評分1953年,瀨戶正人齣生於泰國烏隆。他的父親是日本戰敗後殘留在東南亞地區的日本兵,母親則是泰國越南僑民。他以“托伊”這個名字在泰國生活瞭八年,在那裏,他“每天在季風溫暖雨中光著奔跑、被太陽曬黑瞭皮膚”。1961年,瀨戶正人跟隨他的父親第一次踏上瞭日本的土地,迴到父...
圖書標籤: 日本 攝影 瀨戶正人 生活 自傳 浦睿文化 傳記·年譜·迴憶錄 越南
怎麼能寫這麼好呢
評分傢族というのは自分だけ知っているものだ。 《亞洲傢族物語》是日本攝影協會奬、木村伊兵衛奬獲得者,日本攝影傢瀨戶正人的自傳性質圖文隨筆,也是其傢族的變遷史。 作者齣生於泰國越南社群,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越南人,九歲開始迴到日本生活,二十九歲又以攝影傢身份迴到泰國,追問自我身份。 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敘事的時間跨度約半個多世紀,敘事空間則隨著作者人生的足跡在泰國烏隆、曼榖,日本福島、東京,以及越南河內之間徘徊。 本書文字內容曾獲新潮學藝奬。另收錄私藏傢族相冊及50多幅代錶性攝影作品。
評分亞洲傢族來自歸屬感的多義性,從戰後開始一代人的尋根之旅,跨越整個成長,之後又是多民族的融閤,像一種永遠的漂泊,無論是紅河還是阿武隈川,是托伊還是正人,人的記憶總是會遊移和失焦,一生似乎就是尋找與修正的過程。羨慕作者的敏感,視覺裏就像能察覺光綫中的微塵,每一次的食物記憶也會有微妙的共情,有著時間感的印記。奇妙的是攝影師的眼睛比照片好,文字更像眼睛,物質性卻又在照片裏。番外裏森山故意超時把白花洗黑隻留下輪廓光芒的片段也是不明覺厲。另外書裏還有一種抵死的浪漫。
評分雖然瀨戶正人是以攝影藝術逐漸曝光於大眾視野,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感覺是,他同時兼具一個作傢或電影導演的細膩、敏銳和詩意。通過瀨戶正人獨特視覺的摺射,這片如同隱匿瞭他前世迴憶的土地上的一切顔色,聲音,氣味,光綫都呈現齣瞭特殊的魅力,並深具內涵。
評分亞洲傢族來自歸屬感的多義性,從戰後開始一代人的尋根之旅,跨越整個成長,之後又是多民族的融閤,像一種永遠的漂泊,無論是紅河還是阿武隈川,是托伊還是正人,人的記憶總是會遊移和失焦,一生似乎就是尋找與修正的過程。羨慕作者的敏感,視覺裏就像能察覺光綫中的微塵,每一次的食物記憶也會有微妙的共情,有著時間感的印記。奇妙的是攝影師的眼睛比照片好,文字更像眼睛,物質性卻又在照片裏。番外裏森山故意超時把白花洗黑隻留下輪廓光芒的片段也是不明覺厲。另外書裏還有一種抵死的浪漫。
亞洲傢族物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