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发表于2025-04-08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关于三联出版陈先生的这本书,其实这次是第二次看了,若说大家之著作每读一遍必有新的见地,想必这本便是。之前读此书,只是就隋唐历史延承而谈历史,而如今经历些人事,才发觉,凡大家著述,绝非囿于某个细节而考据,而是由某个问题楔入以彰显出对于全体社会及现存政治的批判...
评分 评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已故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一部名著,是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必读书,也是初学读史者的入门书。 陈先生在《叙论》中说:“此书本为供初学读史者参考而作。”但该书写成于1939年,采用浅近的文言,文章体裁更与现今常见的史学著作不同,对今...
评分我们对历史往往有一种肤浅的,成为定式的理解。最显著的就比如“大唐盛世”和“丝绸之路”,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文化自信和荣耀的资本,但是陈寅恪先生以一个又一个详细的细节刷新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有唐一代可谓内忧外患,内部争权宫斗,太子废立,宦官矫诏篡权,极为不稳定,...
评分图书标签: 陈寅恪 历史·中国·隋唐 中古史 中文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当然是不赞同不支持。
评分我尊重情怀,也尊重时势变迁。不要搞神化。今天看见这本了,阅读的确方便。
评分我是追星族,没别的意思。
评分不尊重遗愿就罢了 一公版立马上市了 这是提前策划好的吧 价格还那么贵。
评分没错,我就是来支持陈先生此书简体横排的,此举能方便许多想读书的人。那些故意打低分的,应当读一读毛教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过这些家伙多半也是诋毁教员的先锋。先生尝谓“理解之同情”,不理解而大讲同情,是最大的媚俗。争横竖简繁之短长,甚可笑,甚无味。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