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猛,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
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为止,专注非虚构写作。
著作有《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
发表于2024-12-22
伦敦的25封来信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秋日的一个午后,一口气读完杨猛《伦敦的25封来信》。作者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记录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从一战华工、华人群体、中国家庭到社会事件,一步步深入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华人群体如何克服艰难面向未来。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
评分中国人现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的所见是带领我们观看世界的一双眼睛,现实中的世界可能不是我们心中想象的世界。专栏作家杨猛居住英国三年,把他在英国的所见所闻所想化成《伦敦的25封来信》,寄给国内的我们,让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去更多的了解英国和在英国的中国人。 中国有这如...
评分在秋日的一个午后,一口气读完杨猛《伦敦的25封来信》。作者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记录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从一战华工、华人群体、中国家庭到社会事件,一步步深入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华人群体如何克服艰难面向未来。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
评分在秋日的一个午后,一口气读完杨猛《伦敦的25封来信》。作者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记录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从一战华工、华人群体、中国家庭到社会事件,一步步深入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华人群体如何克服艰难面向未来。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
图书标签:
【编辑推荐】
大家专栏作家 杨猛
居伦敦三年 以中国人的视角另眼看英国
他山之石以攻玉 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2016年杨猛搬到英国,《伦敦的25封来信》收入的25篇文章,是杨猛居住在伦敦的三年间写就的,记录了他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
【内容简介】
《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非虚构写作者杨猛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特别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反观自身、反求诸己。《伦敦的25封来信》涉及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被主流叙事遗忘的一战华工,也写了那些在今日英国“宁愿受苦也沉默”的华人群体;杨猛写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这是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焦虑情绪的延续;也写几个经历迥异的华人故事,讲述身处异国的他们如何给“中国人”的标签赋予新的定义;他还记录了那些引起英国社会震动的事件,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面向未来。
杨猛希望借助这些异乡故事,去审视中国人背负的文化烙印,反思我们的文化视野是否限制了进一步成长。这种文化格局如何定义了中国人跟世界的关系?反过来又如何塑造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形象?他山之石以攻玉,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感触不少
评分读前还惶恐可能存在文化隔阂影响理解,是多虑了。作者由自己参加的老照片讲座写起、由对国内报道的好奇与探究写起、由BBC节目写起......足够日常,像日记或随笔娓娓道来,通畅真诚;但又不只为记录而作。现象只是种陈述,其中的思考也都凝练深入,没有强行升华的尴尬或反复论证的冗杂,恰到好处的点题。太喜欢这个叙述的“度”了。
评分读前还惶恐可能存在文化隔阂影响理解,是多虑了。作者由自己参加的老照片讲座写起、由对国内报道的好奇与探究写起、由BBC节目写起......足够日常,像日记或随笔娓娓道来,通畅真诚;但又不只为记录而作。现象只是种陈述,其中的思考也都凝练深入,没有强行升华的尴尬或反复论证的冗杂,恰到好处的点题。太喜欢这个叙述的“度”了。
评分这是写《陌生的中国人》的杨猛,豆瓣怎么不关联一下呢?
评分杨猛老师的新作,可视为《陌生的中国人》的海外续本,语气平和了许多,文字软绵绵的,毫无锋利,更多的是温情。想必与杨猛老师的身份变换有很大关系,一是已为人父,女儿感化了父亲。二是国籍改为英国,在苦苦攀登英国上流阶级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作为异族所受到的鄙视,这种鄙视与他之前鄙视自己同胞是何等的相似。《辛普森一家的战斗》一篇写的太过外宾了,好吧,你已经是外宾了。《中国通,老人头,广场舞》还尚存《陌生》里的犀利,“传统西方视角解析中国历史的思维方式,用西方的绘画语言阐释中国故事,现在都要翻篇了。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取得了更大的赢面,就像《战狼》和广场舞,以一种简单,直接有力的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中国。”这25篇小报道,无论是细节还是反思,与前作相比,实在难以称之为优秀。
伦敦的25封来信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