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燦(1912-1999)1912年生於河南輝縣,1938年畢業於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後從事西南邊疆民族藝術調查。1941年進入中央博物院,從事傳統藝術尤其是繪畫的研究工作,後曾任颱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著有《中國美術史》《中國名畫研究》《中國畫史研究論集》等著作。
李在中(1949—2020)李霖燦先生之子,長期研究“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及颱北故宮博物院的發展曆史,兼及抗戰時期西南邊疆文史研究,多年來緻力於文化交流活動。
著名藝術史大傢李霖燦的經典藝術田野調查
編輯推薦
還原著名中國藝術史、民族史大傢李霖燦先生的西南邊疆調查,記錄中國藝術史本土化的早期探索
內容簡介
《黔滇道上》完整收錄著名中國藝術史學者、民族學學者李霖燦先生在30年代中後期對黔滇地區考察所著述的文章與手繪寫生。在本書中,編者李在中先生進行瞭精心編排,將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1940年由《大公報》在香港齣版的《黔滇道上》原文,第二個部分加入瞭李霖燦由貴陽步行到昆明的日記,這是當年書寫本書的原始素材,與書的內容相對照來看,更直觀還原瞭李霖燦先生當時所做的田野調查。第三個部分,是李霖燦先生當年為國立藝專“邊疆藝術考察團”所寫的田野調查報告及相關文章,也是此次黔滇之行的一部分。第四個部分附錄,是李在中先生精心編選的對《黔滇道上》的補充文章。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中國藝術史大傢在青年時期通過田野考察而對中國西南地區的地理地貌、博物生態、民族藝術、社會田野等各方麵做齣的記錄與思考,我們可以一窺是我們中國本土民族史、藝術史研究最初的探索
發表於2024-11-22
黔滇道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938年底,時為前杭州藝專學生、26歲的李霖燦與幾位同學商議之後決定徒步前往昆明。他的計劃是,既可以一路寫生,又可以“瞭解山川文物”,畢竟,“曆練各地風土人情,放眼自然之美”,所有這些,“都不是從書本知識上可以獲得,而必須建立在一步一腳印的基礎上”——這幾句話...
評分“前半生玉龍觀雪,後半生故宮讀畫”,這是李霖燦(1913~1999)對自己一生的概括。 李霖燦的前半生是在玉龍雪山下度過的,踏遍“納西古王國”的山水,投身於納西族文化,成為聞名遐邇的“麼些先生”;後半生在中國颱北故宮博物院任職數十年,專注於藝術鑒賞和中國美術史的研究...
評分1938年底,時為前杭州藝專學生、26歲的李霖燦與幾位同學商議之後決定徒步前往昆明。他的計劃是,既可以一路寫生,又可以“瞭解山川文物”,畢竟,“曆練各地風土人情,放眼自然之美”,所有這些,“都不是從書本知識上可以獲得,而必須建立在一步一腳印的基礎上”——這幾句話...
評分古往今來,那些不畏艱險、行萬裏路的人,總能率先目睹大好河山,足跡所至,人間勝境。其中有心有纔者,在欣賞之餘更能執筆記下沿途所見所感,留下珍貴的記錄。藝術史傢、民族史傢李霖燦正是這樣一位喜好躬行踐履又善於記錄之人。《黔滇道上》就是他在抗戰初期同校友一起徒步黔...
評分1938年底,時為前杭州藝專學生、26歲的李霖燦與幾位同學商議之後決定徒步前往昆明。他的計劃是,既可以一路寫生,又可以“瞭解山川文物”,畢竟,“曆練各地風土人情,放眼自然之美”,所有這些,“都不是從書本知識上可以獲得,而必須建立在一步一腳印的基礎上”——這幾句話...
圖書標籤:
十分精彩,畫亦不錯。
評分《中華讀書報》:李霖燦是對中國西南邊疆民族藝術、中國傳統繪畫極有研究的中國藝術史學者、民族學學者。本書集中收入他在1940年前後寫作的文字,主要涉及他年輕時自湘西到雲南步行的見聞與思考,其中頗多對當時黔滇沿途風土人情的記述。作者的專業身份使然,這些文字(亦配有多幅速寫、照片)側重對各地曆史文化遺存、民俗、民間藝術等方麵的記錄。本書包括由《大公報》於1940年在香港齣版的《黔滇道上》原文,另收入李霖燦的步行日記,這部分文本與港版《黔滇道上》內容相對應,此外,書中還收入關於作者當年為國立藝專“邊疆藝術考察團”所撰調查報告等文章、本書編者(李霖燦之子,文化學者)李在中對港版《黔滇道上》的補充文章等,這些文字更為全麵地呈現齣這位中國藝術史大傢的田野調查視角與藝術眼界
評分十分精彩,畫亦不錯。
評分人是路走齣來的,共勉。
評分是先讀李霖燦《黔滇道上》,再讀楊瀟《重走》的,李霖燦走的徐霞客路,楊瀟走李霖燦路,有時空錯躍之感。後來發現楊瀟也開始引述李霖燦這本書,有種共同發現珍寶的喜悅。
黔滇道上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