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克里斯托弗·万杰克(Christopher Wanjek)
科普作家、科学记者,曾担任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资深作家,报道宇宙的结构与演化。先后为《华盛顿邮报》《史密森尼杂志》《天空与望远镜》《天文学》《水星》和《生命科学》等报刊撰稿500余篇。已出版有《这才是医学》《工作中的食物》等作品,其著作已被翻译成近10种语言。
译者
李平
高级工程师、情报工程学学士、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长期从事航天类科技期刊编辑、航天领域科技信息研究、文献资料翻译以及国内外航天技术发展史研究工作,曾参与《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阿波罗计划——权威原始资料》等译著的翻译和审校。
审校
王加为
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航天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学术翻译工作,主要涉足领域有国防采购、文学评论和语言学。主要译著有《文学论著》《文化与权利》《表达与意义》等。
郑子轩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等。在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ta Astronautica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并出版有英文专著Autonomous Mission Planning for Multiple Satellite Systems。
发表于2024-12-22
太空居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晚8时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将4名普通美国公民送入了太空,开始绕地球轨道3天的太空旅行,可谓是创造了历史。比起此前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和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完成的仅仅是两次短暂的“太空掠过飞行”,此次SpaceX的“龙”飞船是载着普通人而并非专业宇航...
评分标题来自芬兰凤凰传奇夜怨乐队2015年出品单曲[Sagan]. 非常推荐搭配本书及本文一起食用。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自从人类发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对它的探索就一刻都未停止过。而今,太空望远镜已将人类的视野拓宽到无垠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双...
评分标题来自芬兰凤凰传奇夜怨乐队2015年出品单曲[Sagan]. 非常推荐搭配本书及本文一起食用。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自从人类发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对它的探索就一刻都未停止过。而今,太空望远镜已将人类的视野拓宽到无垠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双...
评分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晚8时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将4名普通美国公民送入了太空,开始绕地球轨道3天的太空旅行,可谓是创造了历史。比起此前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和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完成的仅仅是两次短暂的“太空掠过飞行”,此次SpaceX的“龙”飞船是载着普通人而并非专业宇航...
评分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晚8时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将4名普通美国公民送入了太空,开始绕地球轨道3天的太空旅行,可谓是创造了历史。比起此前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和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完成的仅仅是两次短暂的“太空掠过飞行”,此次SpaceX的“龙”飞船是载着普通人而并非专业宇航...
图书标签:
★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领域首席科学家、原国家高技术(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组组长袁建平专文推荐
★ 郑永春、毛新愿、大卫 · 布林等中外著名学者专家倾情推荐
★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资深作家克里斯托弗·万杰克又一力作
★ 系统地回答了人类要想在月球、火星、小行星、木卫四、土卫六……这些星球上定居,将要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了人类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
★ 人类探索太空的真正理由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马克 · 沃特尼能靠种土豆在火星上生存吗?宇航员在空间站里为何每天都要锻炼?一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待一天需要花多少钱?这本书都会告诉你答案
★ 《每日电讯报》2020年度推荐图书
——————————————————————
在阿波罗11号登月50多年后,为什么太空中人类的身影如此之少?我们会到达火星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殖民太阳系并前往其他恒星? 本书将直面这些问题。
本书对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里斯托弗·万杰克认为,考虑到潜在的科学和商业宝藏,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将重返月球并探索火星,这一点毫无疑问。其中私营企业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并从人类的太空活动中获利。万杰克认为,这可以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是地球科学、商业和休闲活动的自然延伸。他设想在近地轨道上建造旅馆,在月球上采矿、发展旅游和科学探索。他还建议在火星上缓慢而稳定地建设科学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够允许生育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那么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定居点。
对奇迹的渴望会带领我们走得很远,但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则需要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筹划。万杰克向我们介绍了那些规划者,他们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为现实。
这颗蓝色、迷人的星球早已经刻进人类的基因,即便是千万年后,人类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不得不离开这里,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地球才是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母星”。
评分内容很丰富,就是翻译拉胯了。
评分挺好,科普性,以月球和火星为主,探讨了宇宙移民的可能性和各种靠谱的方案。了解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点,比如重力对人类的影响。以现有的技术在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看到那一天了。
评分1、为什么去太空?“宇宙就在那里!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驱使人类征服宇宙,这是人的本能”;其它原因(人口、气候、核战、灾难、小行星、伽马射线暴) 2、太空旅居困难:高能粒子辐射;失重;温度食物水空气;精神压力;模拟场所(南极洲、核潜艇、封闭生态系统);为什么登月后进展缓慢(高投资、高风险、低回报,太空竞争驱动力减弱,发展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代价高昂) 3、太空旅居手段:火箭;太空飞船;天钩;太空电梯;太空旅馆;轨道环;月球基地(资源开发、工业与科学、两级基地、穴居、旅游、种植);小行星(碳质/硅质/金属、采矿、谷神星基地);火星(离开地球、健康风险、着陆、庇护所、种植、产业、贸易、旅游、地球化);内外太阳系旅居(金星云端、木卫四、土卫六、海卫一、柯伊伯带、奥尔特云、星际高速公路)
评分xdd在书架上的书
太空居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