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藤茂男(1928—1999),日本著名記者。東京齣生,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學部。1952年進入共同通信社,曆任社會部記者、次長、編委,1988年退休。1958年獲第一屆日本記者會議奬。1974年因係列報道《啊,繁榮》再次獲奬。1983年,因長年的新聞報道活動和作為新聞記者的高聲望,獲得日本記者俱樂部奬。1984年《日本的幸福》係列獲日本新聞協會奬。1993年岩波書店齣版其12捲著作集。
齋藤1958年因“菅生事件”的報道一舉成名。他終身關心弱勢群體,敢於暴露社會黑暗麵。齋藤認為,“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現實,光用所謂冷靜客觀的觀察是無法準確捕捉的。記者必須越境進入弱者的狀況中,隻有徹底站在弱者的立場和視角上來觀察世界,我們纔能接近情況的本質。必須自覺‘中立、公正、客觀’等常識的虛構性”。
有人曾用“生涯一記者”來形容齋藤茂男,認為他是全日本最符閤新聞記者形象的人,甚至在晚年,麵對猶豫是否要告知癌癥實情的醫生,齋藤說“新聞記者需要知道真實情況”,讓醫生告知實情,像新聞采訪一樣用本子一一記錄下自己的病況、還能做多少工作、延緩病情的措施有哪些選項等。這是他失去意識倒下的5天前的事。他作為業界榜樣至今依然受到許多年輕記者的仰慕和懷念。
◎ 她們走嚮生命終場,卻如火焰般熊熊燃燒
◎ 豆瓣口碑之作《妻子們的思鞦期》續篇
◎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真實記錄
◎ 著名記者筆下的世紀末圖景
◎ 日本新聞協會奬獲奬作品
◎ 影響日本戰後一代的非虛構係列代錶作
——————
曾經的一代代日本女性,生養過很多孩子,照顧年邁而癡呆的父母,努力戰勝貧窮,很快地過完瞭自己短暫的一生……但誰說女性生來就要依附於丈夫、為傢庭奉獻?
時過境遷,主婦們越來越堅定瞭要開拓自我的決心。背負沉重照護壓力的她們、迸發齣旺盛生命力的她們、無處訴說苦悶隻得自行瞭斷的她們……共同描繪齣日本現代女性的老後群像。
如何更有尊嚴地老去?妻子、母親、兒媳們的“革命”成功瞭嗎?
——————
在《妻子們的思鞦期》中,中年妻子們將全身心奉獻給傢庭,讓作為企業戰士的丈夫沒有後顧之憂,全力奔跑,支撐起瞭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卻沒有人看到她們的無盡等待、寂寞和忍耐。
作為續篇,本書繼續探索瞭現代社會裏中年、晚年女性的生存實態。令人意外的是,現代日本女性不同於她們的前輩,越發堅定瞭要活齣自我、度過精彩餘生的決心。妻子們噴湧的生命熱情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老年觀”,原來,她們也可以大大方方地體驗性與生命的悲歡……
而另一方麵,眼下的現實仍然是,挑起照護老人重任的人往往是女性而非男性。妻子們在照護老人的沉重生活裏難以喘息,也為自己僅有一次的美好年華的逝去而無限惋惜。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癡呆患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僅僅依賴妻子們來承擔贍養老人這一重任,已無法滿足越發龐大的需求。如何照護老人,由誰來照護他們,不僅是傢庭要麵對的問題,更是全社會的緊迫課題……
發表於2025-02-02
燃燒未盡的晚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侵華戰爭的動機總算搞明白瞭 就是當年日本太窮瞭 急需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去海外開疆擴土 軍國主義者有不為人知的野心 他們鼓動甚至欺騙瞭貧民 導緻男人們覺得上戰場可以給傢裏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因此都把侵華當成事業 像創業一樣充滿激情 後來戰敗瞭 男人們就感覺整個人...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2/06/29/%e7%94%b7%e6%80%a7%e7%89%b9%e6%9d%83%e5%a6%82%e4%bd%95%e4%bc%a4%e5%ae%b3%e5%a5%b3%e6%80%a7/] 《燃燒未盡的晚景》([日] 齋藤茂男 / 高璐璐 / 潮汐Tides | 浙江人民齣版社) 子扉我 2022年夏至 季風異次元空間三世 原載[風...
評分侵華戰爭的動機總算搞明白瞭 就是當年日本太窮瞭 急需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去海外開疆擴土 軍國主義者有不為人知的野心 他們鼓動甚至欺騙瞭貧民 導緻男人們覺得上戰場可以給傢裏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因此都把侵華當成事業 像創業一樣充滿激情 後來戰敗瞭 男人們就感覺整個人...
評分讀日本世相係列的第四本書,本書其實主要討論瞭以下三個問題: • 喪偶式養老,癡呆老人 • 老年人與性 • 有尊嚴地活著還是插滿管子無意識地存活 . 其實,這三個話題無論單獨拿齣哪一個來寫都是很好的主題,也能給人反思。但其中di一部分讀完最令人窒息,三個女人的故事...
評分最像新聞記者的男人 1997年5月下旬,齋藤茂男先生在新宿區醫院的病房停止瞭呼吸。享年71歲。 此前,麵對是否要嚮病人宣告癌癥而猶豫的醫生,齋藤茂男說“作為一個新聞記者需要知道真相”,希望醫生說齣看到的真實病況:還剩下多少時間,還能進行多少工作,采取保守療法有多少種...
圖書標籤:
書名不錯。寫作背景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描述女性照護癡呆患者的真實境況,追求晚年性生活的心境,以及老後被子女嫌棄的無奈現實。“癡呆”的範圍要比阿爾茨海默病廣得多,包括血管性癡呆、遺傳代謝等疾病性癡呆、神經係統感染癡呆等。——感覺不能再看這個係列的書瞭。有點緻鬱,跟中國現狀有一定距離,藉鑒度不高。
評分第一部分真是看得我想死,妻子在照顧企業戰士丈夫、患病公婆/父母、孩子中燃燒盡一生,迴過頭來發現灰燼之中空無一物,那個名為“自己”的東西丟在哪裏去瞭呢。第二部分是老年人的性,養老院中的愛情和溫柔愛撫還挺感人的,一位女士從來沒有在前夫那裏感受過性的美好,快到終瞭纔遇到,猶未為晚。第三部分直麵養老睏境也很緻鬱,村裏的老人們失去勞作的機會,也喪失瞭證明自己存在的機會,“有用”變成一種詛咒,如何去打消老人們自覺成為負擔的心理重負?不應該僅僅是社會互助團體的課題。
評分作者齋藤先生對每一個傢庭的描寫都很詳實、細緻,可以說苦難躍然紙上,專傢分析部分對現象成因剖析的很深入,有詳細的研究數據支撐,讀者來信更是讓人動容,主婦們的文筆之犀利,讓人唏噓,如果不是當瞭主婦,在社會上必有一番作為吧!摘一段來信內容:軍國主義的母親們把兒子們送上戰犯之路,如今,妻子們又把丈夫們送上瞭經濟戰場,母親們又把孩子們送上瞭考試戰場,在後麵支持他們、督促他們的不正是我們這些主婦嗎?
評分女性承擔的照護義務、老年人內心的渴望以及老年人為何自殺等多個社會問題進行瞭探討。不足之處是主題相對雜亂瞭,深度有一些不足。
評分如果我的姥姥生病之後這樣我真的會很難過。她們年輕的時候也是彆人的英雄啊。現在的社會還沒有給老年人找到閤適的位置,人卻總歸還是群居動物。人們默認的安享晚年到底是什麼呢?但從書裏看陪伴和價值感是如此重要。醫療陪護真的是需要傢庭和社會的共同支持。 可人生無論什麼時候從頭開始做什麼都不晚,退休纔更應該肆無忌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啊。希望我退休是這樣 (中日戰爭還真是荼毒瞭兩國的人。)
燃燒未盡的晚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