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邓正来,1956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大学特聘教授、政治学和法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Fudan Journal》主编;吉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大学资深访问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侧重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研究。创办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主要论著有《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等;主要编著有《国家与市民社会》等;主要译著有《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法律史解释》、《民主、宪政、对外事务》、《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主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庞德《法理学》和《政治学说史》等。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31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邓正来
出品人:
页数:290
译者:
出版时间:2009-02-0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597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法哲学  邓正来  法理学  法学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开放性全球化观与中国法律哲学建构论  读之兴趣,非言语可能表达  装逼  社会学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主义”论者所主张的经济全球化过程,而毋宁是一个既依凭民族国家又脱离民族国家的社会变迁过程;“法律全球化”也并不是从“国家法律一元化”走向“非国家法律一元化”的进程,而毋宁是一种从“国家法律一元化”走向“国家与非国家法律多元化”的进程;全球化也不是一种同质化的进程,而毋宁是一个单一化与多样化、国际化与本土化、一体化与碎裂化、集中化与分散化相统一的进程;全球化更不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进程,而毋宁是“全球主义”对其型塑后的产物,是我们根据何种视角去影响全球化进程的“话语争夺权”问题。只有树立这种开放性的“全球化观”,我们才能为中国以一种“主体性”的姿态,并依据“中国理想图景”或“世界理想图景”去重构全球化进程及其方向提供认识论前提。

世界结构构成了当下中国法律哲学的历史性条件。进入世界结构以后,中国法律哲学在审视“中国问题”之时必须建构起一种“关系性视角”。以关系性视角观之,中国被裹挟进的“世界结构”,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种并非依赖“共谋”、而是根据承诺的“强制性”支配。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结构”,不只是对此前西方现代性的简单延续,而是具有双重性。这就使得中国的问题成了共时性问题:不再是“发展中世界”、“第一现代世界”和“第二现代世界”中任何一个“世界”的问题,而是上述三个“世界”合成的问题。因此,中国法律哲学必须经由“关系性视角”和“共时性视角”的建构去从重新定义中国,同时建构起“主体性中国”,并据此建构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国内法学家在本书形成之前的认识,邓先生给予了详细的剖析,以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观点本身给予了评价,这包括了从全球化的复数认识开始,到揭露法学家和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共谋身份,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以唯国家意志论和经济决定论之间的先天不足,揭示民族国家作为理论基础,现代化范式作为前设的我国学者,其研究无法面对中国在全球化的世界结构中作出应有贡献,从而提出关系性视角下的主体性中国意识。唯题域太大,甚至只是一个前提性论证,尚未展开主体性中国的原则部分,令人无奈。

评分

中国法哲学的使命就是经由“关系性视角”和“共时性视角”和“重叠性思维方式”建构起主体性的中国,并根据中国主体性的法律理想图景参与全球化世界结构的重构~

评分

对于国内法学家在本书形成之前的认识,邓先生给予了详细的剖析,以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观点本身给予了评价,这包括了从全球化的复数认识开始,到揭露法学家和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共谋身份,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以唯国家意志论和经济决定论之间的先天不足,揭示民族国家作为理论基础,现代化范式作为前设的我国学者,其研究无法面对中国在全球化的世界结构中作出应有贡献,从而提出关系性视角下的主体性中国意识。唯题域太大,甚至只是一个前提性论证,尚未展开主体性中国的原则部分,令人无奈。

评分

以创造历史的口吻拼凑些老掉牙的东西,靠拾外国人牙慧建构中国的主体性。当然对法学院那些津津有味洋洋得意地写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概念分内涵和外延”的傻瓜们这书真是启发连篇了

评分

T.T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