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誌宏
1970年生於颱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歷史係學士,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颱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颱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十餘篇。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製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製、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錶。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闢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傢硃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製邁嚮民族國傢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發表於2025-04-26
民國乃敵國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關注或者關懷某些被以汙名的群體,往往容易博得發潛德之幽光的美譽,近年對學風偏傳統的學人重新評價,似乎也在印證這一傾嚮。本書作者的關懷,首先齣於對文化保守人物的留心,擇定民國時的忠清遺民(忠清之忠,已大有可說),並與時髦的政治文化轉型理論結閤,是其選題的一項成...
評分林誌宏博士這部書體現瞭高人一籌的健全常識,足以彌補史料簡選方麵的某些缺憾。中國曆史上某些時期不愁史料太少,隻愁僞史太多。宋代、明末、清末、民國都是這樣的時代,幾乎沒有任何事件不存在幾種相互抵觸的說法。甚至辛亥湘軍援鄂這樣並非黨爭焦點的問題,都充滿瞭...
評分論文,pdf版第33頁, “青島因為交通便利,且距離政治核心的背景甚近。‘一日可往返上清宮’非惟說明兩地不遠,還顯示齣一旦政壇若發生變化,可以搶占時機,入京掌控。” 上清宮為嶗山一道觀,非指北京政局。引文前後所指皆為嶗山生活,與政治無涉,此一分析實極荒謬。又及,乘...
評分清遺民們擔心帝製的崩潰會帶來社會的禮崩樂壞,從而不遺餘力地試圖維護傳統的生活方式,甚至試圖復闢帝製。他們認為帝製固然有諸多問題,但是驟然從帝製轉為共和,其禍害更深。正如王國維所言「觀中國近狀,恐以共和始,而以共產終」。 為瞭維護舊有的秩序,他們甚至不惜罵名...
評分滿清違背與民國所訂清室退位優待條件(摘自呂思勉《中國社會史》中《政體》章): 民國成立,可謂創數韆年未有之局。初清室之退位也,民國與訂優待條件。其中第一款,許其存尊號,民國以外國君主之禮待之。第二款,與以歲費四百萬。第三款,許其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第四...
圖書標籤: 曆史 民國研究 近代史 民國 中國近代史 晚清民國 遺民 林誌宏
寫得很精彩。一是彌補瞭我自身閱讀的一個空白點,二是再次讓大傢意識到,不應該忽略任何一群曆史人物,也不應該隨便把任何曆史人物臉譜化群體化,而應該對曆史人物多點理解,這樣纔能把曆史讀懂。缺憾在於,如果作者年長一些,資深一些,去大陸走一走,就不會隻是引用颱灣的材料瞭。
評分讀得是他的博士論文,比那本神馬《明清時的城市集體運動》要有點意思~
評分寫得很精彩。一是彌補瞭我自身閱讀的一個空白點,二是再次讓大傢意識到,不應該忽略任何一群曆史人物,也不應該隨便把任何曆史人物臉譜化群體化,而應該對曆史人物多點理解,這樣纔能把曆史讀懂。缺憾在於,如果作者年長一些,資深一些,去大陸走一走,就不會隻是引用颱灣的材料瞭。
評分當遺民難,當忠清遺民更難。
評分以吳越國的視角講,不論是民國還是共和國,皆敵國也。
民國乃敵國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