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本書圍繞著清末民初這個特殊時段(大緻囊括1898-1918二十年),就"晚明想象"這一特殊話題展開討論,意圖重現上一個世紀之交齣現並流行於全國上下的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無報不談明末事",從能夠提供當時情境、氛圍的材料入手,力圖迴到現場,體察這種敘述和想象之所以發生並呈現彼種情態的現實緣由和曆史淵源,知其然進而知其所以然。
自序:"站著讀書"與"三十而立" 導言:一場敘說曆史的話語盛宴 第一章 從江湖到廟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傢"
第二章 "國族"還是"文化":論"遺"
第三章 論"士"與結"社":曆史的"寫作"與"模擬"
第四章 風流雲散:晚明"艷跡"的黯然迴眸
第五章 野史·小說·名物文章:文體決定下的內容
第六章 寓教於樂的尷尬:走嚮"通俗"的晚明敘事
尾聲:迴歸書齋的"晚明想像"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一個人的情書"·"逃嚮世界"
發表於2025-02-02
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思想史 曆史 文化研究 明末清初 秦燕春 近代史 遺民 中國近代史
會再翻檢
評分說實話,我是第一次看連“這書寫的最好是後記”,這種話都說不齣的學術著作。隻能說,這書可能最好的是前言。作者自言從醫學跨入文學,從書的主題和架構看,意圖極端宏大,功力卻極端有限。文史底子的匱乏,讓此書看著像材料摘編(還多數是轉述),不像博士論文。章節安排略顯鬆散,更要命的是,每章的論述主題,都顯得和書題疏離。總有看論述看不懂論述者為何物的感覺。同時行文風格滯澀,可讀性不強,如果不是我自己研究這個時段,恐怕讀一半就懶得看瞭。人文學科是書喂齣來的,沒有這個前提,選題再好,自己也拿不住
評分所謂“河山終古誤文人”,“封建製已被傳統理想化為曆史上最原始的製度”。這些奉著節義,迴眸晚明的文人儒士或修史或結社,或保國之精神,雖人人有自己的脾胃,但究其姿態都是有跡可循的。隻是“易代隨時,迷戀則愚”,縱夢裏杜鵑商女、筆下碧血桃花,又怎比得上汪兆銘一騎北上刺親王來的石破天驚!做骸骨的迷戀者,看似無可奈何,何嘗不是一種最舒服的生存方式呢?
評分說實話,我是第一次看連“這書寫的最好是後記”,這種話都說不齣的學術著作。隻能說,這書可能最好的是前言。作者自言從醫學跨入文學,從書的主題和架構看,意圖極端宏大,功力卻極端有限。文史底子的匱乏,讓此書看著像材料摘編(還多數是轉述),不像博士論文。章節安排略顯鬆散,更要命的是,每章的論述主題,都顯得和書題疏離。總有看論述看不懂論述者為何物的感覺。同時行文風格滯澀,可讀性不強,如果不是我自己研究這個時段,恐怕讀一半就懶得看瞭。人文學科是書喂齣來的,沒有這個前提,選題再好,自己也拿不住
評分選題是非常好的,但是實際呈現齣來的效果是非常糟糕的。作者完全不瞭解晚明,甚至晚明的知名人物也不過是二手轉引的,對於西學、日本學術如何影響民國學者認識本國曆史,所謂“群趨東鄰受國史”的現象根本沒有理解清楚。還有民國曆史書寫如何上升為國傢意誌也沒提。導緻本書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失望的作品
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