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歐金尼奧·濛塔萊
(Eugenio Montale,1896—1981)
意大利詩人、文學批評傢、記者和翻譯傢。與翁加雷蒂、誇西莫多並稱“隱逸派”的“三架馬車”。 1925,第一部詩集《烏賊骨》齣版,詩人聲譽鵲起。1975年獲諾貝爾文學奬,瑞典文學院稱贊他是“當代西方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譯者簡介】
劉國鵬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2006年獲意大利米蘭聖心天主教大學天主教會史方嚮博士學位,2008年於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領域為現當代天主教會史、比較宗教學、中西文化比較等。著有《剛恒毅與中國天主教的本地化》,譯有《覆舟的愉悅:翁加雷蒂詩選》《瀝青上的臉頰:奧爾達尼詩選》《的裏雅斯特與一位女性》《迴聲之巢:帕索裏尼詩選》等。
★1975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隱逸派”濛塔萊詩歌代錶作
★意大利語譯者劉國鵬翻譯,其作品《迴聲之巢:帕索裏尼詩選》獲翻譯奬
★該版本為國內首次齣版
★備受卡爾維諾、布羅茨基等名傢推崇
【內容簡介】
《烏賊骨》為意大利傑齣詩人歐金尼奧·濛塔萊的處女作詩集,是“隱逸派”詩歌的代錶作。
本書分為“樂章”“烏賊骨”“地中海”“正午與陰影”“海岸”五輯,呈現瞭其故鄉利古裏亞的海濱景物與現實自然世界之美。現實與幻覺,現今與往昔,景物與迴憶,錯綜重疊,交相輝映。
濛塔萊追求和諧的音韻,講究詞句的雕琢,詩篇具有交響樂的韻味。正是因為這部詩集,詩人被冠以“書寫生活之惡的歌手”之稱。
讀詩,是我在為平庸日常加濾鏡。這月讀到濛塔萊的詩集,感到很驚喜。他的詩把我的生活和眼光拉嚮大海和大地,讓我在字詞與詩句的衝擊中,去感受情緒的細枝末節。 濛塔萊在197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詞這樣寫:“獨樹一幟的詩歌創作,以巨大的藝術敏 感和排除謬誤與幻想的生...
評分 評分讀詩,更多的是感受詩人的內心世界。
评分詩本身像封麵的設計一樣,生命的沙灘,宇宙的星辰,融化,凝結,短暫聚攏,又隨時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開,喜歡的詩篇在閱讀中擱淺,又隨時被海水帶離岸邊,,濛塔萊一定是善於在詩句裏埋下寶藏的詩人吧,無論讀者能不能尋獲至寶,閱讀他就是至寶……在這裏記憶是寶貴的瞬間,在當下攤開。
评分這本由雅眾詩叢齣品的《烏賊骨》是意大利隱逸派詩歌重要人物濛塔萊的代錶作,也是曆經多年多次多次修改齣版後比較易於閱讀和賞析的版本。
评分這本由雅眾詩叢齣品的《烏賊骨》是意大利隱逸派詩歌重要人物濛塔萊的代錶作,也是曆經多年多次多次修改齣版後比較易於閱讀和賞析的版本。
评分時光的交替、利古裏亞的大海,生命被遺棄在散亂的時間之流中轉瞬即逝的經曆,和在十五中發現自己悲慘宿命的鏡像,共同構成瞭這本詩集的主題。“窒息的音符尖酸的糾結”“來自大街上的無聲的音樂費力地上升,迴落,被染上瞭色調。”“我們在一粒珍珠母貝般震動的塵埃中前行,在吞沒雙眼的炫光中略顯疲憊”,仿佛投身於一個五金的漩渦,感受漂泊無主的生命。文字的韻味和色彩、詩句和韻律的敏感性、自然召喚的生動證據,就像透過清晰而無情的憂鬱之鏡,難以言喻地定格在那裏。最終,這些進入我們視綫的閃光、堅硬的“烏賊骨”依然浸泡在蔚藍色的大海中,他帶著他的秘密,悄悄地走入那些毫不迴頭的人群當中。時間之外的碎片見證永不消失的冷漠意誌,轉瞬即逝的生命的沸騰之人,散發著大海拋迴岸邊的殘骸的失落憂鬱,又在歲月的流逝中不知不覺間隱沒於深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