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1954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蠡县。1967年春,小学毕业,到生产队参加劳动。1970年7月,到村初中班学习。1971年5月,到公社高中班学习。1973年1月,毕业后回村当大队电工。1976年3月,到蠡县印刷厂当电工,合同制。1978年8月,回村,到生产队参加劳动。1980年秋,参加全国统一招考公社经营管理员,被录取。到本县留史公社工作。历任经营管理员、镇武装部副部长、部长、镇党委副书记。1984年至1989年,在职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政干部基础科毕业。1994年7月,调本县东口乡任党委书记。1996年1月,调林堡乡任党委书记。2002年2月,调蠡县水利局任局长。2006年4月,退居二线,在知乎、豆瓣等内容平台撰写文章,与网友分享旧日见闻。
发表于2025-02-25
旧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最近有个很火的话题“老年人没苦硬吃”。意思是,现代的年轻人对老一辈的父母很多行为难以理解,明明可以每顿吃新做的菜,老年人非要吃变质的剩菜,于是食物中毒进医院,本来花3-4元就可以吃新菜,结果因为中毒治疗多花出去300-400元的医疗费。年轻人可能也未必不理解,只是生...
评分《旧乡》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散文随笔集,作者透过文字笔触,勾勒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北平原上普通乡村的生动画面。 “自己制作的香肠,比外面买来的要干净,肉多,口味好。大年初一,起五更,吃饺子之前,切上一盘自制的香肠,倒上一碗白酒,父子、兄弟几个,轮着喝了,再吃饺子...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是华北传统农村生活,时代是电力进入乡村之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小村落化身为一件标本,可以照见农业社会的生活风貌,生产劳作方式,人们的心态与认知,以及社群人际关系。 这是一部传统农耕岁月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村庄生活史。人类驯化作物、过上定居生活起...
评分《旧乡》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散文随笔集,作者透过文字笔触,勾勒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北平原上普通乡村的生动画面。 “自己制作的香肠,比外面买来的要干净,肉多,口味好。大年初一,起五更,吃饺子之前,切上一盘自制的香肠,倒上一碗白酒,父子、兄弟几个,轮着喝了,再吃饺子...
评分书友们,你小时候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度过的呢?对于童年时生活过的故乡,你的脑海中还有着怎样的记忆呢? 我的儿时是在华北的一个小山村度过的,那里一年四季都会有着属于孩子们的不同的玩乐之处,时至今日,那些快乐的童年时光和故乡的旧日景象,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 近期读...
图书标签:
农耕文化的基因样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把这些事记下来,以免有人忘了。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昔日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回忆。内容主要分为衣食住行、民俗传统、田园耕作三个部分,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乡村的田园生活,反映了田园耕作的细节,乡里乡亲朴素真挚的情感,还有家乡父老的世界观。华北平原上的普通村庄,农耕文化的基因样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
【编辑推荐】
把这些事记下来,以免有人忘了。
衣食住行、风俗民情、田园四季,
华北平原上的普通村庄,农耕文化的基因样本,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乡村旧事三部曲”第一部,《翦商》作者李硕深情推荐
“如果失去农耕生活经验,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先祖?”
·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听亲历者讲给你听。
· 细致入微,笔笔动情,一部传统农耕岁月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村庄生活史。
· 以村落为标本,照见农业社会的生活风貌,生产劳作方式,人们的心态与认知,以及社群人际关系。
贴近土地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共同记忆。
评分随着人的衰老和消亡,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没落和遁形,尤其是在农村,年轻人早已不认同父辈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更向往城市和现代。李力成长于华北平原,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年代,也看到了人们对商品、市场和金钱的迷恋,他用《旧乡》这本书为曾经的时光建造一座文字博物馆,记录了当时的衣食住行、民俗风情和农耕劳作。有过农村经验的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必然会产省深刻且强烈的共情。“把这些事记下来,以免有人忘了。”,这本书是一部宝贵的备忘,为曾经的时光、过去的物件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留痕。虽然并不富裕,也不尽是美好,薄物细故中,却是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温暖。
评分随着人的衰老和消亡,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没落和遁形,尤其是在农村,年轻人早已不认同父辈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更向往城市和现代。李力成长于华北平原,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年代,也看到了人们对商品、市场和金钱的迷恋,他用《旧乡》这本书为曾经的时光建造一座文字博物馆,记录了当时的衣食住行、民俗风情和农耕劳作。有过农村经验的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必然会产省深刻且强烈的共情。“把这些事记下来,以免有人忘了。”,这本书是一部宝贵的备忘,为曾经的时光、过去的物件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留痕。虽然并不富裕,也不尽是美好,薄物细故中,却是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温暖。
评分《旧乡》厚厚的却很好读的一本小书,内容丰富,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从人们的吃穿住行,春耕秋收,婚丧嫁娶到逮鱼养鸡,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农村画卷铺展开来。初读竟觉得有点贾平凹散文的味道。书中的描述写实,简单又朴素,犹如家中的长辈在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让人倍感亲切又心生敬佩。旧的东西不一定是不好的过时的,也是令人怀念的回忆的。
评分原以为是温情脉脉的回忆散文,没料到竟是苦难中求生存的手记。看了这书,我们大概会理解,为何老人总要感慨如今是好时代,为何无论我们多么强调食物要新鲜的,父母却总是把冰箱塞得慢慢的、总是要在过年熏腊肉香肠——“挨饿的滋味最不好受”。
旧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