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3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史学史 王学典 史学理论 学术史 史学理论&史学史 历史 近代 史学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学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
王学典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一部论文集,内容涵盖了民国、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内容主体上是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学进行鸟瞰,提出以新史学/社会史与新汉学/史料学为线索的历史学发展脉络,将梁启超开启的新史学,途经三十年代社会史论战,到五十年成为马克思史学,二十世纪末复兴为社会史学派,然后将胡适以及顾颉刚、傅斯年所开创的以文献史料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定义为新汉学,并将二十年代兴起,三十年代鼎盛,四十年代衰歇,五十年代被打压的历程介绍出来。过去有学者将其称为汉宋之争,其实也有古代学术斗争在二十世纪的反映,而王学典显然是在感情上支持新史学,所以对梁启超以及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学以及二十世纪末的社会史推崇备至,而对胡适等人的文献史学提出了不少的批评意见,可见门户之争依然还在。本书应该是《新史学与新汉学》一书的前身。
评分将这一百年的史学做了大体的梳理,史料和史观的争议指向的即是,所谓史学,当有信仰。爬梳故纸,引进理论都没问题,但治学应急当世之需,预未来之需。做说大话的空想家和酸腐的老学究,都要不得,行知当结合。
评分学术史就是一个不断矫枉过正的过程
评分1900-1929 新史学与新汉学的交替 1929-1989 唯物史观派的主流化 1989-2000 新汉学复兴到新史学归来 未来一段时期“新史学”呈现下列特征:历史观念上的反机械决定论倾向,方法论上科际整合倾向,课题选择上的向民间社会还原倾向。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用“新史学”和“新汉学"这两条线索理清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较之于中国史学史课程中的二十世纪部分,该书讲述的则更为透彻与明白,它不只是对史学史的铺陈和叙述,更加入了作者的分析和思考,值得一看。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