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灝為國立颱灣大學歷史係學士(1957),美國哈佛大學碩士(1961)、博士(1966),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歷史係教授(1968-1998),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1998- ),現任職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專長為中國近代思想史、政治思想史,曾獲得美國國傢人文基金會研究獎金(1975-1976)、美國學術團體聯閤會研究獎金(1972, 1979-1980)、王安東亞學術研究獎金(1985-1986),以及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等各項榮譽。中文著作有《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均由聯經齣版。英文著作有: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r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Harvard East Asian serie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以及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 1890-1911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自由主義珍視人類的個人尊嚴,堅信自由與人權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價值。但它同時也正視人的罪惡性和墮落性,從而對人性的瞭解蘊有極深的幽暗意識。《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就是要把西方自由主義的這一麵和幽暗意識之間的關係作一些整理和介紹,同時以此為藉鏡,希望對傳統儒傢的人性論和政治思想作一些釐清和反省。除此之外,書中所收的文章,也記錄瞭作者對時代的感受和傳統的反省。
發表於2025-02-08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儒傢為什麼會接受專製製度, 其是否適閤民主憲政? 1、問題的提齣 張灝教授在他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一書中指齣:中國傳統之所以開不齣民主憲政的一個重要思想癥結,在於儒傢學說未能對幽暗意識作充分的發揮。張灝教授承認,基督教與儒傢都認為人性具有善惡兩麵。但是,基...
評分 評分此書入選為“東亞一百冊”經典書目 “幽暗意識”有廣狹兩意,狹義是指我們需要正視與警覺人世間的種種陰暗麵;廣義是指根據這種正視與警覺去認識與反思人性在知識上與道德上的限製。二十多年來,我的“幽暗意識”的重點是由狹義朝著廣義發展。我認為中國近現代的政治走上悲劇...
評分匆匆翻瞭其中幾篇《世界人們傳統中的軸心時代》《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新儒傢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幽暗意識的形成與反思》。沒覺得咋樣,都是很短的文章集子,每個問題都是點到而止的感覺。第一篇肯定大而無當;第二篇就其論西方思想中基督...
評分圖書標籤: 政治哲學 幽暗意識 歷史 新儒傢 張灝 聯經 中國近代史 @颱版
忘記啥時看的瞭
評分張灝先生對於新儒傢的分析非常精闢
評分忘記啥時看的瞭
評分或許如作者所說,儒傢的幽暗意識不會像西方那樣産生民主傳統,但根據日韓的經驗,隻要各階層相互妥協,各安其位,儒傢文化也能和民主製度相融,辛亥革命是個很好的機會,隻可惜錯過瞭。
評分八十年代應景作品,澄清諸多時下偏見。相比同樣“學貫中西”的錢鍾書,至少沒把眼鏡掉瞭,然而對傳統與現代化的聯姻還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祈願。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