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祯兆,香港文化人、影评人及作家,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写作活动,兴趣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领域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著作发表也由香港延伸至台湾及内地。曾任香港电台“开卷乐”及“东洋现场”节目主持人,目前为香港《亚洲时报》网络版、《文化现场》、台湾《台湾电影笔记》、内地《城市画报》、《上海壹周》、《新视线》及《南都周刊》等的专栏作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创意媒体写作”。
主要著作包括:文化研究《杂踏香港》(2004),日本文化研究《命名日本》、《整形日本》(2006),香港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血与骨》(2008),日本电影研究《AV现场》(2005)、《日本映画惊奇》(2008)等。
日本不坏,我们不爱。
「日本生病,我们也愿意「you jump, I jump」誓死相随?
抚心自问,我们中了日本毒的事实背后,究竟是钟情于日本中毒后的变异殊相?还是甘为隐匿衣橱暗渡陈仓的隐君子同志?我没有答案。不过正如病向浅中医,中毒自然先要起清病毒底蕴。
日本的文明病,又何止一鳞半爪?日本病变早已由异常化进入日常化的阶段。香港社会的而且确将援助交际及Rorikon化等问题妖魔化了,但少子化及结婚难民至大学失格等问题,其实大家不过掩耳盗铃,故意视而不见罢了。
膜拜日本的香港社会又是否会步其后尘?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来吧,求医不如求己,我们一起来自把经脉吧。 」
——汤祯兆
作为文化观察,确实能通过这个更了解一些日本的情况。只是,针对提出的问题,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有建设意义的提议之类的。 而我对日本有一个是最近才知道的东西,就是女方入嫁后,需要跟夫方的姓。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许是文化的差异吧。但是,也许30年前,离婚率没这么...
评分看过港版的了,但是更期待简体版~ 光从封面来说,是最新的设计,我个人认为比港版的封面更“中毒”,耶~ 如题,日本的“毒”我们要不要吸?从小到大,发现自己还真没少“吸”了日本的“毒”,当然有些“毒”是良性的,类似让人上瘾的香水,如我自小喜欢的日本动漫,包括我现在...
评分一直喜欢读阿汤笔下的日本,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简单地说是他的关注面之宽,而且主要集中在当代的文化层面上,这就越发值得推荐。从眼下最流行的全球化观点来看,中国与日本的历史渊源是罕见的,就像和歌山县的高野山一样,至今供奉其中的遣唐使空海大师仍然被信徒们日送两餐,...
评分 评分长见识 ,日本的很多问题都是对整个东亚有预见性的,其实在国内现在已经初见端倪,长见识。
评分比起整容日本差了些。love hotel是最好一章。
评分日本的坏,是城市成熟富裕的伴随现象。
评分湯先生在社會方面和文化方面提出的問題確實值得思考。
评分话题:四星 探讨深度:二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