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10年后返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导师(1993)。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发表于2025-04-03
人之镜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关云长与阿基琉斯 中国人更关注一个人的品格(属于道德范畴),西方人更关注于人物的性格(属于认识的范畴)。
评分一如既往地通俗易懂,最高深的道理(智慧)往往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可以在书中明显看出先生对于西哲的倾向,我想倒不是因为先生的研究方向,而是中国的文学人物和普罗大众为道德信条禁锢了,而失掉了属于自我的自由意志。我之为“我”,不是因为忠孝仁义,而是我的每一...
评分读的时候感慨于邓晓芒读书之多横贯中西,透过这本书大致能窥见中西的不同面孔。受逻辑思维不足的缺点限制,很多观点在读的时候觉得不对,却难以找出其中的缺漏在何处?尤其三藏与基督徒那节似乎比较对象有些刻意;讲到伤逝的时候,总觉得鲁迅的这篇小说是否真的在批判中国人的...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邓晓芒 哲学 中西比较 文学 文化 比较文学 人之镜 美学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以“镜子”这一富哲学深意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差异,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较,着眼点放在中国人的人格之上。作者将这一比较置于六组中西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讨论语境里,在天马行空却又有的放矢的想象和论述中,以“品格”与“性格”、“情”与“爱”、“辩白”与“追求”等关键词为导引,藉由分析关云长与阿喀琉斯、贾宝玉与唐璜、屈原与浮土德等对位人物的人格结构,反思中西文化传统所造成的“自我意识”。
不彻底
评分很有启发
评分就是六篇文章
评分不彻底
评分对人性的剖析力透纸背
人之镜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