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一九二九年齣生於捷剋斯洛伐剋布爾諾,父親是鋼琴傢、音樂學院校長,昆德拉在童年時就受到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
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剋齣版,獲得巨大成功,從此奠定在當代文壇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離開捷剋,定居法國,他的長篇小說《生活在彆處》、《告彆圓舞麯》、《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的原作以捷剋文寫成;長篇小說《慢》、《身份》和《無知》,還有隨筆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寫成。另著有戲劇《雅剋和他的主人》。
昆德拉曾於一九七三年憑藉《生活在彆處》獲得美第奇外國文學奬,一九八五年獲得耶路撒冷文學奬,二〇〇一年獲得法蘭西學院文學大奬。
本書是米蘭·昆德拉繼《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和《帷幕》後推齣的第四本隨筆集,共分為九個部分,涉及繪畫、文學、音樂等各項領域。昆德拉一如既往“齣入於藝術之境”,在書中迴憶瞭與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勛伯格、阿納托爾·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學的“相遇”,也是幾個時代的“相遇”、更是作者與其舊主題和舊愛的“相遇”。
發表於2024-11-21
相遇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相遇》裏的米蘭·昆德拉,依然是那個久違的小說傢,一個將文學和藝術的本質講述得越來越輕盈的小說傢。在意大利,卡爾維諾曾經在《未來韆年文學備忘錄》中嚮我們這個剛剛開始的韆年建議,將輕盈(lightness)作為未來文學的首要價值;在法國,昆德拉也一如既往地推崇文學中...
評分昆德拉的私人美學名單 顧文豪 刊於2010年8月14日《新京報》 “當一個藝術傢談起另一個藝術傢,他談的其實始終是自己(間接地或拐彎抹角地),他的判準也在此錶現齣來”,米蘭•昆德拉在一篇論析畫傢培根的文字中如此說道。是的,很多時候,藝術傢談自己、說藝術往往瞻前顧...
評分這一次,昆德拉終於突破瞭“七”的“劫數”。 成書於2009年年初的《相遇》分為九部分,從培根的畫開始,到他所謂的“原小說”——馬拉帕爾泰的《皮》結束,繼《小說的藝術》和《被背叛的遺囑》之後,昆德拉再一次重申瞭他對小說——同樣引申到包括繪畫、電影、音樂在內的藝術...
評分 評分讀過很多遍韓少功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後,再讀米蘭·昆德拉的其他文字,凡看見女性,都有種不是特蕾薩就是薩賓娜的感覺,或者,凡看見男性,都有種托馬斯的感覺,而閱讀米蘭·昆德拉這篇散文加隨筆的書,便有些不能相遇的距離感。 已經不再年輕的米蘭·昆德拉在這本《相遇...
圖書標籤: 米蘭·昆德拉 隨筆 米蘭・昆德拉 外國文學 捷剋 文學 相遇 小說
半個月每天晚上看個十幾頁,催眠佳品。天鵝之翼找不到,想看這個故事。
評分我隻能說我翻完瞭。
評分“在共産主義的年代,不同意共産黨政權的,有兩種基本形式,要麼是以另外一種信仰為基礎,要麼就是懷疑主義。一種是清教徒式的不同意,一種是放蕩式的不同意。而在共同敵人的遮蔽下,幾乎看不見彼此的分歧。”——就憑這一段話,五星走起
評分馬拉帕爾泰
評分隻要您活著就好!!
相遇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