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卡波特,美国著名作家,两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1924年生于新奥尔良,17岁受雇于《纽约客》开始写作生涯。1948年处女作《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获得世界性的成功。1958年,奠定其大师地位的杰作《蒂凡尼的早餐》出版。1966年,完成了巅峰之作《冷血》。1984年8月25日晚,敏感、复杂和饱受争议的卡波特,因用药过度,猝死于友人家中,终年59岁。
发表于2025-02-24
冷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开始听这本书的理由很废——实在吃不消在跑步时听Moby Dick了。大学时就着电影《卡波特》读过《冷血》译作。在被各种航海词汇和闲扯漫谈的长句折腾到语言中枢行将中风时,会个旧相识,应该是不错的。 错在高估了译者,而低估了Capote。真不愧是20世纪实文学的珠穆朗玛。 Trum...
评分“魔戒”是托尔金对人性的洞察,而“冷血”是卡波特是对人性的悲悯。 前几天在追《魔戒》三部曲的时候,对故事中的主人公Frodo非常不理解,他除了一时冲动说“我来护送魔戒到末日火山”之外,并没有什么作为,身无长技又不聪明,还误中奸计怀疑忠诚的队友,甚至到了最后...
评分 评分社会新闻常常是一些小说家写作的重要素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司汤达的《红与黑》等现实主义经典名著无一不是取材于当时的新闻报道。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小说家都能够巧妙的在小说中把社会新闻素材运用恰当。远的不说,去岁久不出新作的余华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七天...
图书标签: 杜鲁门·卡波特 小说 美国文学 美国 外国文学 冷血 文学 纪实
《冷血》主要内容简介:11月15日,夜,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几声枪响,良善温和、广受尊敬的克拉特及其一家惨遭灭门。凶手异常凶残狡猾:被害人均被击中面部,电话线被割断,子弹壳也消失不见……一时间,平静的村庄陷入前所未有的猜忌与恐惧,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
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一连串访谈,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最重要的——两名凶案嫌疑人。 一个天才的作家,经过长达六年的精心梳理,逐渐将案件重建、还原:从案发现场到发现蛛丝马迹,从凶手与亲人温情的通信到最终被吊上冰冷的绞索。当作家试图打开凶手的内心时,他的灵魂、他的目光、他的笔,比凶刀更加绝望冰冷。
点击链接进入:
《冷血》
《蒂凡尼的早餐》
第二次看In Cold Blood,这一次是在为朋友朗诵中阅读这本书的。卡波特的叙述如电影镜头一般清晰有力,故事结构的安排更是巧妙,平行时间的运用正如电影剪辑一般有趣。
评分情节的推进没有任何故作玄虚,他的笔如刀。
评分一边读一边看着电影《卡波特》,两个都觉得不错,但都无感。
评分卡波蒂化身全知视角,冷静克制地叙述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案件始末;开卷几十页始终不动声色,沉浸在克拉特一家美好的家庭氛围中,让读者对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既形成强烈期待,又无法置信谋杀的真正发生,可谓“凤头”;抛却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甚至案件还原现场的陈述也都很后面才慢慢浮出水面,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水落石出,重在探索凶手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卡波蒂的影子随处可见;同名电影甚至更出色。
评分一边读一边看着电影《卡波特》,两个都觉得不错,但都无感。
冷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