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團隊
(一)主 編:王偉勇(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通識中心主任)
(二)副主編:簡錦松(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
吳榮富(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兼華語中心主任)
(三)編 委:王頌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林伯謙(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
周益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施議對(澳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崔成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張海鷗(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寅彭(上海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黃坤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潘麗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蔡榮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
鄭文惠(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蕭麗華(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发表于2024-11-27
民国诗集丛刊(第一编)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古籍 總集類 文集 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近代詩 文献学 文献
一、《民國詩集叢刊》(下簡稱本叢刊)為「民國學術叢刊」第四種。按「民國學術叢刊」共有六種,第一種為經學叢書,第二種為文集叢刊,第三種為語言文字學叢書,第四種為詩集叢刊,第五種為哲學思想叢書,第六種為小說叢刊。
文人著作,大都有文即有詩,對一個作者詩文並觀,往往為傳統文學鑑賞習慣;並且,民國詩作大多非風花雪月,甚至流行「詩者史也」的創作觀。於是,編輯「民國詩集」有時代的價值,既可觀往知來,視民國詩集為繼承傳統的群體,又可補足民國學術的整體性。
本叢刊特敦聘王偉勇教授任主編,簡錦松教授、吳榮富教授任副主編,另有編輯委員數人;預計二OO九年九月出版。
二、內容說明
本叢刊所謂「民國詩集」,是指始於民國元年(一九一二)至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九月三十日的時段,內容則為古典詩,凡著作完成於民國間者,一概收入。
其中如《畸園寫定詩稿》,原刊本分成二十三冊,前十冊為辛亥以前作,第十一冊至第二十三冊則為辛亥以後作,則畸園老人詩須全部編入。又如《鳴原集》自序云「辛亥以前所作為松壽堂集,紀恩也;壬子迄丁卯十六年詩為花近樓集,憂時也;客臘哭臨先兄杭州之喪,令原急難,殊難為懷,西湖歸來,倏忽歲暮,適戊辰一年詩編成,爰署之曰鳴原集,以志余痛」,則陳夔龍詩亦須全部編入。又如《陶廬詩稿》三分之一寫定於前清,三分之二完成於民初,是以陶樹柟詩亦須完整編入。與民國文集相似,本叢刊之詩集有全部完成於民國時期者,復有不少是寫於前清,成於民國。文集不可切割,詩集亦然,完整編入,才能藉以窺全貌。
有關民國學風,在《民國文集叢刊》書前已經說明,它是一個傳統價值觀崩潰的大時代,有文人轉面向前取新,也有文人繼續固守傳統。當然,民國詩集既為古典詩,其繼承傳統的態勢自然更加明確,這主要表現在三方面,首先,他們在自序或他序中或以干支署年月,或以改年、改國改歲甚至繼續用宣統年號紀年;其次,他們慣用樓、堂、軒、屋、房、廬、庵、齋、館、門、居、廎等為書齋名(此與文集如出一轍,此與新文學為一大分別);再次,他們輕視明清以降(甚至宋人以降),直以先秦為師。
如《妙山詩集》自序云「明清之文不及唐宋之文,唐宋之文不及周秦兩漢之文」;如《吹萬樓詩稿》孫儆序引太史公云「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如《劍門詩集》王承霖序云「太史公重申其(孔子)義曰,詩三百篇,聖賢發憤之所作,巍乎煥乎,三百篇其詩界之崑崙乎」。上追三代乃是民國詩人的崇高理想,輕視明清以降則成為必然,這就是所謂的繼承傳統;更別說是反對新文學了,《嘯盦詩稿》自序云「所謂詩歌(新詩),我一不識,我之所謂有韻之文,彼又焉知者」,此可見一斑。
因而,民國傳統詩人從作詩理論到內容呈現似乎大多有一套標準。如《吹萬樓詩稿》反對「空洞無一物」;而《玉山詩集》于式枚序云「詩必有性情,然後能感人,亦必有事實,然後可傳世」;《煙海樓詩集》自序云「(詩)有雄厚渾靈之致。雄在神而不在貌,厚在氣而不在辭,渾在脫而不在纖,靈在空而不在巧,此其所以為詩之至也」;《碧蓮居詩稿》黃海序云「詩者發乎性情,而徵乎品行,故其充也,可以移風易俗」;《石琴廬詩集》王樹柟序云「夫詩者史也,一身之出處,一家之興替,以及一國之治亂興衰,莫不於詩焉見之」;《睫闇詩鈔》張雋更是序云「詩教無窮,古今詩人如恒河沙數,而其詩如是則傳,不如是則不傳」。他們對詩提出具體方法論,又主張詩為實用,這是民國古典詩人頗為普遍的見解。
民國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作詩者當中,有利用公餘為之者,也有專業詩人者;有的辭官歸田,有的中年失志,有的遭遇時代變化,這當中「憤鬱」之情似乎是很多詩人的共通點,純粹要表現怡情養性者並不多見。
《龍顧山房詩集》何振岱序謂作者「近七八年則又變為幽渺,為沈鬱,為激楚蒼涼之音---蓋詩隨時變」;《評月軒吟草》周在鎬序云「君則自科舉廢,學校興,益困頓不自聊,年六十,猶浮沈於學界,日逐逐與雞鶩爭食,窮年矻矻」;《寄山詩集》自序「當夫年代貿遷,擾攘多事之秋,既不能擊楫澄清請纓,償願効馳驅於國家憊矣」;《蠖廬詩詞合存》張沛慶序謂作者「倪丈半生塵歷,四壁蟲吟,辛亥革命後,嘗習賈於汀洲,久棲遲於湖曲」;《荃察余齋詩存》自序「中年絲竹哀樂傷人,故國滄桑,感事撫時,傷離厭亂」;《醉靈軒詩集》自記云「吾年逾三十矣,八載中詩境邅變,固不及中歲之悲壯,然居壬癸以後亂離,哀樂相乘,欲更為清芋綿邈之思,豈可復得」;《畸園寫定詩稿》柯劭忞則序作者「君辛亥而後,遯迹苧蘿山下,邈與世絕,精衛銜木之感,殷遺離黍之歌,愴怳鬱伊,迄於沒齒」,從這些蛛絲馬跡判斷,時代的變革不知對他們影響有若干?
民國詩集其名稱包含詩集、詩鈔、詩稿、詩賸、詩草、詩錄等數種。其中葉昌熾、金澤榮、林紓、王樹柟、張謇、陳伯陶、陳衍、陳榮昌、王德森、夏孫桐、魏元曠、江五民、康有為、潘宗鼎、盛世英、趙增瑀、李寶洤、程頌萬、吳士鑑、龐友蘭、夏仁虎、夏敬觀、錢振鍠、吳闓生、高燮、陳含光、郭則澐、陳柱、吳芳吉、繆德棻、鄒永脩及南社諸君等,同時有詩有文。其他一時未被選入者,待編於二、三編。
三、編輯體例
(一)本叢刊所謂「民國」,是指始於民國元年(一九一二)至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九月三十日的時段。
(二)本叢刊所謂「詩集」,涵蓋詩集、詩稿、詩鈔、詩存、詩賸、詩錄及詩草等。
(三)本叢刊只收古典詩,非詩者及白話詩一概不收。但有少數詩文、詩詞相混而不易切割,姑且編入。
(四)本叢刊各詩集之編排順序,依作者之生年先後;生年不詳者,以作者自序所署年代為序;無作者自序者,以他序年代判斷之。
(五)本叢刊所收以線裝書居多,為方便閱讀,大抵以每半葉對一頁的方式影印。不採四合一縮印。
(六)本叢刊每編一百二十冊,各冊之篇幅約在四百頁至七百頁之間。篇幅小的著作,合數種為一冊;篇幅大的著作,則分裝數冊。
(七)本叢刊的版式為十六開本,民國詩集原版式不一,原書版式小於十六開本者,依實際需要稍做放大;原書版式大於十六開本者,亦稍做調整。
(八)本叢刊所收各書,概以原書之書名頁為封面。保存原書之版權頁,無版權頁者,在書末另註明所據之版本。
(九)本叢刊所據以影印之原本,有印刷模糊不清或頁面透字而妨害閱讀者,皆儘量依原版式重新打字排印。
(十)本叢刊預計出版三編後,另編《民國詩集叢刊總目暨索引》,以方便檢索。
(十一)本叢刊仿《四庫全書總目》,待第三編編輯完成後,另編纂《民國詩集叢刊提要》,供學界參考。
四、本叢刊的價值
(一)本叢刊原件大多輯自線裝書,有鉛印、刻本、稿本、石印及排印等版本,其中稿鈔本有一定的比例,具重要的資料價值。
(二)本叢刊與《民國文集叢刊》相輔相成,既補足詩文並觀的完整性,復可藉以更全面了解民國傳統詩集之文風。
(三)民國詩人強調以詩為史,則本叢刊所收詩集可做為研究民初學術思想之基本文獻。
(四)本叢刊各詩集之序言、題詞暨作者以編年繫詩,可做為撰寫民國學者傳記之輔助材料。
(五)本叢刊收民國詩集一百一十餘種,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為未出版或大部分圖書館未館藏,資料自屬珍貴。
(六)本叢刊提供新古典材料,可使學者及研究生擴大視野,尋出新研究論題。
总目录:
第一冊:
吳重憙《石蓮闇詩集》
第二冊:
胡禮垣《胡翼南詩集》
第三冊:
方守彝《网舊聞齋調刁集》
第四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一》
第五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二》
第六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三》
第七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四》
第八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五》
第九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六》
第十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七》
第十一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八》
第十二冊:
陳遹聲《畸園寫定詩稿九》
第十三冊:
孫樹禮《踽叟詩稿一》
第十四冊:
孫樹禮《踽叟詩稿二》
第十五冊:
孫樹禮《踽叟詩稿三》
第十六冊:
葉昌熾《奇觚廎詩集》
第十七冊:
王祖畬《溪山詩存》
金澤榮《韶濩堂詩集》
第十八冊:
林 紓《畏廬詩存》
徐廷璣《碧蓮居詩稿》
王樹柟《文莫室詩集》
第十九冊:
王樹柟《陶廬詩續集》
第二十冊:
張 謇《張季子詩錄》
第二十一冊:
江 瀚《慎所立齋詩集》
宋伯魯《海棠仙館詩集一》
第二十二冊:
宋伯魯《海棠仙館詩集二》
第二十三冊:
裴伯謙《睫闇詩鈔一》
第二十四冊:
裴伯謙《睫闇詩鈔二》
陳伯陶《瓜廬詩賸》
第二十五冊:
奭 良《野堂軒詩集》
左 楨《甓湖草堂詩鈔》
第二十六冊:
郭曾炘《匏廬詩存》
第二十七冊:
徐世昌《水竹邨人詩集》
第二十八冊:
徐世昌《歸雲樓詩集》
第二十九冊:
徐世昌《退園題畫詩》
張良暹《橫溪草堂詩鈔一》
第三十冊:
張良暹《橫溪草堂詩鈔二》
第三十一冊:
王德森《歲寒詩稿》
許詠仁《評月軒吟草》
第三十二冊:
魏元曠《潛園詩集》
第三十三冊:
夏孫桐《觀所尚齋詩存》
張元奇《知稼軒詩集》
第三十四冊:
陳夔龍《松壽堂詩鈔》
第三十五冊:
陳夔龍《花近樓詩存一》
第三十六冊:
陳夔龍《花近樓詩存二》
第三十七冊:
陳夔龍《花近樓詩存三》
第三十八冊:
陳夔龍《鳴原集一》
第三十九冊:
陳夔龍《鳴原集二》
第四十冊:
陳夔龍《鳴原集三》
第四十一冊:
康有為《南海先生詩集一》
第四十二冊:
康有為《南海先生詩集二》
第四十三冊:
陳三立《散原精舍詩集一》
第四十四冊:
陳三立《散原精舍詩集二》
第四十五冊:
張其淦《邵村詠史詩鈔一》
第四十六冊:
張其淦《邵村詠史詩鈔二》
第四十七冊:
江五民《艮園詩集》
陳榮昌《虛齋詩稿一》
第四十八冊:
陳榮昌《虛齋詩稿二》
第四十九冊:
周玉山《玉山詩集》
祁世倬《雙梅五桂軒詩鈔》
第五十冊:
周樹模《沈觀齋詩集》
第五十一冊:
林 蒼《天遺詩集》
第五十二冊:
盛世英《守約盦詩集》
第五十三冊:
周大烈《夕紅樓詩集》
徐 烱《霽園詩鈔》
第五十四冊:
吳 放《劍門詩集》
鄒永脩《煙海樓詩集》
第五十五冊:
李寶洤《漢堂詩鈔》
第五十六冊:
周慶雲《夢坡詩存》
第五十七冊:
沙元炳《志頤堂詩集》
第五十八冊:
周應昌《霞栖詩鈔一》
第五十九冊:
周應昌《霞栖詩鈔二》
李釣鰲《清史百詠》
第六十冊:
陳 詩《鳯臺山館詩鈔》
第六十一冊:
李豫曾《北橋詩鈔》
楊鍾羲《聖遺詩集》
第六十二冊:
程頌萬《石巢詩集》
第六十三冊:
程頌萬《鹿川詩集》
第六十四冊:
林鼎燮《榕蔭草堂詩集》
周學熙《止菴詩存》
第六十五冊:
湯汝和《嚥雪軒詩草一》
第六十六冊:
湯汝和《嚥雪軒詩草二》
丁立中《禾廬詩鈔》
第六十七冊:
丁立中《西溪懷古詩集一》
第六十八冊:
丁立中《西溪懷古詩集二》
第六十九冊:
張之漢《石琴廬詩集》
胡宗楙《夢選樓詩鈔》
第七十冊:
蕭瑞麟《榴花館詩存》
第七十一冊:
廉 泉《南湖東游草》
吳士鑑《含嘉室詩集》
第七十二冊:
俞壽璋《漢當研室詩鈔》
第七十三冊:
羅惇曧《癭庵詩集》
林思進《清寂堂詩錄》
第七十四冊:
董伯度《含碧堂詩稿》
王聞長《酌笙詩存》
第七十五冊:
鄧 鎔《荃察余齋詩存》
第七十六冊:
陳訓正《天嬰室詩稿》
陳訓正《天嬰詩輯》
第七十七冊:
張六士《瓠廬詩鈔》
陳去病《浩歌堂詩鈔》
第七十八冊:
夏仁虎《嘯盦詩稿》
夏仁虎《和陶詩》
第七十九冊:
錢振鍠《名山詩集》
第八十冊:
夏敬觀《忍古樓詩鈔一》
第八十一冊:
夏敬觀《忍古樓詩鈔二》
陳衡恪《陳師曾遺詩》
第八十二冊:
鍾廣生《愻盦詩集》
周梅泉《今覺盦詩集》
第八十三冊:
趙炳麟《潛并廬詩存》
趙炳麟《柏巖詩存》
第八十四冊:
張 素《悶尋鸚館詩鈔一》
第八十五冊:
張 素《悶尋鸚館詩鈔二》
第八十六冊:
張 素《悶尋鸚館詩鈔三》
第八十七冊:
李宣龔《碩果亭詩》
第八十八冊:
陳曾壽《蒼虬閣詩集》
第八十九冊:
吳闓生《北江詩集》
汪榮寶《思玄堂詩集》
第九十冊:
高 旭《天梅遺集》
第九十一冊:
高 燮《吹萬樓詩稿一》
第九十二冊:
高 燮《吹萬樓詩稿二》
陳 栩《栩園詩集》
第九十三冊:
曾廣祚《屏鍥齋詩鈔一》
第九十四冊:
曾廣祚《屏鍥齋詩鈔二》
第九十五冊:
胡漢民《不匱室詩鈔》
第九十六冊:
龐友蘭《古愚詩鈔》
陳含光《含光詩集》
第九十七冊:
李鴻祥《杯湖吟草》
譚延闓《慈衛室詩草》
第九十八冊:
賈景德《韜園詩集》
第九十九冊:
毛 灝《寄山詩集》
陳延謙《止園詩集》
第一OO冊:
傅熊湘《鈍安詩存》
第一O一冊:
郭則澐《龍顧山房詩集一》
第一O二冊:
郭則澐《龍顧山房詩集二》
第一O三冊:
郭則澐《龍顧山房詩集三》
第一O四冊:
翁吉人《寄傲山房詩鈔》
余紹宋《寒柯堂詩集》
邢 端《蟄廬詩存》
第一O五冊:
沈伊默《秋明詩集》
沈曾蔭《養性軒詩鈔》
沈曾蔭《龍巖詩鈔》
第一O六冊:
沈其光《瘦東詩鈔》
周鵬翥《琴公詩存》
第一O七冊:
萬宗乾《翰林風月樓詩鈔》
姚 琮《味筍齋詩鈔》
第一O八冊:
陳 柱《待焚詩稿一》
第一O九冊:
陳 柱《待焚詩稿二》
第一一O冊:
廉建中《蓉湖詩鈔》
陳 蘧《蝶野詩存》
陳 蘧《醉靈軒詩集》
第一一一冊:
徐行恭《竹閒唫榭集》
第一一二冊:
唐鼎元《五言樓詩草》
唐鼎元《入蜀詩集》
第一一三冊:
吳芳吉《白屋詩稿》
第一一四冊:
曾克耑《頌橘廬詩存》
曾今可《亂世吟草》
第一一五冊:
金 震《東廬詩鈔》
徐祖武《祖武詩稿》
第一一六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詩錄一》
第一一七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詩錄二》
第一一八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詩錄三》
第一一九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詩錄四》
第一二O冊:
柳亞子等編《南社詩錄五》
全书共120册,16开精装,定价:30万元新台币。
我公司有售
联系人:陈立青
联系电话:13146812822、010-84651957
E—Mail:hhxy88@163.com
QQ:21175854
校读第45-46册。
评分校读第45-46册。
评分校读第45-46册。
评分在台翻过,第一编收书数量其实不够多
评分校读第45-46册。
民国诗集丛刊(第一编)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