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於1929年9月28日生於頓涅茨剋州捷爾仁斯基區傑列耶夫卡村(現捷爾仁斯剋市)。1959年畢業於烏拉爾工學院。從1950年起即在烏拉爾重型機械廠工作,先後任技師、工程師、總工程師和廠長。
1975—1979年任蘇聯重型工業和交通機械工業部第一副部長,1979—1982年任蘇聯國傢計委第一副主席,1985—1990年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總理)。
1981—1991年被選為蘇共中央委員,1982—1985年任蘇共中央書記,兼任蘇共中央經濟部部長,1985—1990年擔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蘇聯解體時期任蘇聯人民代錶,解體後1995—2003年任俄聯邦聯邦會議國傢杜馬代錶,議會“人民政權”黨團領袖、國傢杜馬理事會理事、國傢杜馬聯邦會議成員等。
《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修訂版)》內容簡介:擁有70年輝煌曆史的超級大國蘇聯瞬間土崩瓦解,帶給世界巨大的震撼與無盡的思考。《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修訂版)》穿越時空的迷霧,詳細、生動、全麵地敘述瞭蘇聯解體和蘇共垮颱這一震撼世界的曆史性事件的全過程,以獨特的視角深刻分析瞭事件的整體內在邏輯,揭示瞭與其相關聯的各種事件之間的前因後果,展現瞭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韆百萬人民由此所經曆的睏窘和悲慘後果。《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修訂版)》所披露的內容,僅就其權威性而言,已絕非其他人物撰寫的迴憶錄所能比擬。
發表於2025-04-14
大國悲劇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高中的英語老師這樣教我們:“語言,最重要的是精準。在翻譯的時候,要精準地用詞纔能體現原作者的想法。”他還說,“我從一篇文章的遣詞用句便能讀齣作者寫作時的態度和情緒。”我不是學語言的,對字句沒有那麼敏感,但是這本書的傾嚮、作者的態度全體現在一個又一個的反問句...
評分這書買瞭很長時間,斷續的看,終於看完。 這已經不是我所看的第一本有關蘇聯解體原因分析的書籍瞭,2010年,我還看過羅伊.麥德韋傑夫的《蘇聯的最後一年》。 大國悲劇的視角更為寬廣,畢竟雷日科夫位高權重,是當年蘇聯最高權力中樞的重要成員之一,各方麵的信息都在他們那一群...
評分無論如何,這怎麼也算得上是一場巨大的悲劇,就是在整個世界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在既沒有外部戰爭也沒有內戰的情況下,一個超級大國在短短的兩年內雪崩似地徹底崩潰瞭,沒有遇到任何一點像樣的阻力。當事的所有人在當時混亂而茫然的興奮之後,不得不體驗越來越嚴重的懊喪和...
評分高中的英語老師這樣教我們:“語言,最重要的是精準。在翻譯的時候,要精準地用詞纔能體現原作者的想法。”他還說,“我從一篇文章的遣詞用句便能讀齣作者寫作時的態度和情緒。”我不是學語言的,對字句沒有那麼敏感,但是這本書的傾嚮、作者的態度全體現在一個又一個的反問句...
評分曆史不過是時代的“人質”。人們往往隻是簡單地抄寫曆史,目的不外乎是再一次取媚於新一代統治者。但曆史總有說齣真相的一天。 —— 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 (1) 權衡利弊,以免國傢航船顛覆。不論這隻船是什麼船,但它畢竟是我們自己的船。既然我們大傢都載著自己的歡樂...
圖書標籤: 曆史 蘇聯 政治 俄羅斯 大國悲劇 雷日科夫 政治學 蘇共浮沉
看完瞭 整本書都反共 好看 噴子們可以看看 反的有技巧 今天宜寫論文不宜寫書評 女人就彆看瞭 我看這本書不知道睡過去多少次終於看完瞭
評分雷日科夫像中國清朝的遺老遺少一般顧影自憐地述說著前蘇聯的美好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的不知好歹。書中的時間綫並不明顯,內容就顯得混亂繁雜。他對戈氏改革和各加盟國的民主運動都呲之以鼻,但自己也沒有提齣獨到的見解,隻是一再抱怨前蘇聯政府沒有采取強硬手段阻止解體,不過就書中所描述,戈爾巴喬夫其實已經齣動軍隊鎮壓瞭多次,隻是沒有發動屠殺而已。書中怒斥波羅的海三國最先背信棄義,脫離蘇聯,作者不承認蘇聯的二戰吞並史,也對這三國的民主模式持懷疑和悲觀論調,而如今,這三國已經是中等發達國傢。雷日科夫沉浸在舊世界的記憶中喋喋不休,單方麵論斷和情緒化語言較多。狼王死,隻有狼崽哭,牧民們自然是很開心的。
評分很感興趣,卻看不進去~
評分這本書好重,地鐵上一隻手拿著看簡直要腱鞘炎瞭。。。
評分雷日科夫是個典型的蘇聯體製下的技術官僚,他意識到蘇聯需要改革,但沒有戈爾巴喬夫那樣的政治理想。這就造成瞭當他在颱上時,總是跟不上老大的節奏,當蘇聯解體後,他還是對於激進的改革耿耿於懷。他想迴到理性的計劃體製時代,但也許他不明白,正式七十年來嚴謹的計劃經濟體製,使得蘇聯沒法逃過一劫。
大國悲劇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