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不等于“受教育”。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碎片,而是要培养独立人格和思辨精神,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你要努力寻找真正的自己,发现你的潜能,那会让世界大吃一惊。
约翰·泰勒·盖托(1935-),在曼哈顿当了三十年老师,曲于1991年当选纽约州年度教师。同年,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公开发表了辞职信,从此不倦地为学校改革而奔赴各地演说,行程长达三百多万英里。他的前一本书,《愚弄美国》(Dumbing Us Down)销量十万册。
汪小英,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2006年在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小学教育。现在做儿童图书策划,义务为移民工子女指导阅读并教授英语。有个十二岁的儿子,身为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受教育过程,支持非指导性学习,加入了不上学组织(unschooling-list@listserv.light-side.net)。
将儿子从学校带回家庭自行教育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应该会很高兴见到这本名为《上学真的有用吗?》的书。该书作者约翰·泰勒·盖托从教三十余年,他在剖析学校制度之所以能在全球普及的原因中,发现了现代学校教育的逻辑:“学校把孩子训练成雇员和消费者,其主要目的是...
评分此书买于2010年11月18日早上复旦边。 以下是摘录: 事实上,厌烦在学校老师中普遍存在。 老师们也是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产品。 使自己高兴,学习是我无可推卸的责任。 它以漫长的学期,囚室风格的教室将学生和教师禁锢起来,如同一座虚拟的生产幼稚和无知的工厂。 小布什说,“...
评分上学不等于受教育。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碎片,而是要培养独立人格和思辨精神,以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评分这是我的读后感。从我自身来讲,由于工作前一直与社会隔绝,我觉得我浪费了三十来年的时间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之前漫长的受教育的过程只是为了换取一份谋生的工作。 现在孩子的童年期实在是太长了,到了工作才开始接触到真实的生活,之前他们被搁置在学校里记忆那些...
评分這本書是過年期間,平凡舍長拿給我二本書的第二本書,也是他提過不少次,可是我一直沒找來看的書。本以為書中講的應該只是很簡單地批判學校制度問題的書,想不到翻閱之後,卻發現書中探討的是比上學更為重要的“教育“問題。 美國教育一直以來也是給台灣的人們一種非常...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美国的教育制度同样有很多问题,没有那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完美的。上学不等于受教育。这本书让我警惕,上学是否在培养我们的服从意识。这本书让我思考,为什么学校是你教什么我学什么,而不是我想学什么,你竭尽全力的寻找资源教我什么。
评分接触了拆掉思维里的墙以及把时间当朋友以后,你就会比较容易的接受这本书。相对于作者把所有阶段的教育都作为抨击对象,我建议我们可以先从大学教育做起。阴谋论的教育是把社会的主体打造成一个标准的螺丝钉,以便更方便的用在国家机器的每个地方,标准化,无独立思考,接受普罗大众的认知方式,都是教育失败的地方。提倡有想法,有目标,敢于实现,坚持不懈的黑苹果,是无论社会教育或者自我教育的共同目标。
评分这几天在社会现实角落打转,对比实在太显著--大多数人还在依靠教育文凭划分生活水平,期待参与教育改善自身现状,他已在分析大众教育如何限制禁锢毒害人了。这绝对是塔尖上的思考与呻吟,奢侈而迷人。
评分没啥建设性的内容
评分略偏激,对教育本质会造成的人性影响正确,但范围过大,也忽视了如果没有学校同样会造成的其它问题。重点其实就在于应该自己决定自己要学习什么,并且不限于学校,上课这样的场所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