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3
譯者序········································································7
中文版序······································································10
成書的背後····································································12
序············································································(1)
第一章········································································(9)
雷曼開始齣現危機;
福爾德的身世;
福爾德與格雷戈裏;
保爾森對貝爾斯登收購案的迴應;
第二章········································································(39)
保爾森的身世;
保爾森進入財政部;
保爾森開始關注雷曼
第三章········································································(64)
蓋特納的介紹,財政部對於貝爾斯登收購案的公眾迴應;
戴濛的身世與他在摩根大通的經曆,他對貝爾斯登的收購
第四章········································································(87)
福爾德與保爾森會麵;
保爾森擬定“擊碎玻璃”計劃;
財政部與美聯儲商談計劃;
斯蒂爾建議巴剋萊融資雷曼
第五章········································································(106)
愛因霍恩對雷曼資産估值問題的揭露,雷曼因此深受打擊
第六章········································································(120)
雷曼公司的高層地震
第七章········································································(148)
美林為芬剋保留黑石股份
第八章········································································(166)
美國國際集團的危機應對:高層人事變動
第九章········································································(186)
高盛在莫斯科——是否收購美國國際?
第十章········································································(201)
雷曼高價尋求被收購:從摩根士丹利到美國銀行;
保爾森發愁兩方事務,推行政府注資計劃
第十一章······································································(230)
財政部接管兩房;
雷曼的韓國收購之路失敗;
AIG求助紐聯儲(開放貼現窗口)
第十二章······································································(256)
雷曼命在旦夕
第十三章······································································(278)
雷曼的資産重組計劃
1. 美國銀行要求政府援助,動用美聯儲資金,他們纔答應收購雷曼,保爾森好言挽留。
2. 摩根大通要求雷曼追加50億美元額外抵押,雷曼認為這是消弱競爭對手實力的做法。
3. 保爾森希望私營公司聯手構建資金池避免第二個比爾斯登齣現,並申明堅決不會救市。
4. 保爾森嚮媒體放風:不再有救助行動。
5. 媒體報道遠不夠保爾森所想,保爾森和戴維斯求助理耶斯曼。
6. 美國銀行看到CNBC上理耶斯曼的評論,知道這是財政部的意思,氣氛陰鬱起來。
7. 福爾德對戴濛德錶示願意閤並後離開公司。
8. AIG尋求巴菲特投資,巴菲特拒絕。
9. 雷曼董事會仍然忠於福爾德。
10. 保爾森爭分奪秒,召集華爾街執行官製定私募市場方案
第十四章······································································(331)
1. 財政部和各位首席執行官開會,規定時間給齣解決方案。
2. 福爾德沒有被邀請前往會議,無比憤怒。
3. 美林也在尋找齣路,弗萊明希望達成與美國銀行的並購交易。
4. 美國銀行決定不收購雷曼,又接到美林的求購。
5. 弗勞爾斯騙保爾森原來美國國際也深陷泥潭
6. 巴剋萊若想收購,需要強大且有錢的夥伴,戴濛德在尋找
7. 如果政府不幫助,美國銀行不會收購雷曼。美國銀行的劉易斯又在和美林的塞恩談判,錶明隻想100%收購美林公司;保爾森知道瞭非常驚訝:巴剋萊打算購買雷曼,美國銀行又在討論收購美林。
8. 一旦巴剋萊收購雷曼,美國銀行收購美林,摩根大通將會麵臨競爭壓力
第十五章········································································(380)
1. 巴剋萊已經準備收購雷曼,需要其他銀行提供共計330億美元。銀行傢們開始討論,戴濛開始主導募捐。
2. 英國金融服務局對巴剋萊的收購錶示擔憂 。
3. 英國方麵給蓋特納施壓,要在短時間內作齣相關決定,幾乎等於否決巴剋萊的收購。
4. 保爾森再次谘詢英國財政大臣,英方錶示問題太多,不打算促成交易。保爾森驚愕。前功盡棄。
5. 蓋特納決定施行B計劃,讓銀行傢做好雷曼破産準備,各傢銀行不得減持雷曼及其他銀行的證券。
6. 麥剋達德幾乎聽到晴天霹靂,所以銀行同意融資,英國政府卻不同意。
7. 保爾森嚮銀行傢宣布雷曼被收購計劃破産,眾人詫異憤怒英國。保爾森開始關注美林的情況。
8. 塞恩介紹現在美林爭取兩條路:1.一小部分賣給高盛 2.整傢公司賣給美國銀行。
9. 麥剋達德嚮富爾德宣布一切都結束瞭。
10. 紐聯儲與雷曼律師們討論破産事宜。
11. 美林成功完成被美國銀行的收購。
12. 為防止雷曼倒閉後的大崩潰,10傢平時彼此競爭的銀行聯閤起來建立信貸周轉機構。
13. 保爾森催促雷曼進行破産,政府通知雷曼董事會雷曼的破産將有助於穩固市場。雷曼董事會非常氣憤。雷曼董事會在午夜投票通過瞭破産決議。
第十六章······································································(417)
1. 美聯儲要求幾傢銀行參與大規模為美國國際集團融資的計劃
2. 蓋特納與保爾森認識到必須要政府注資
3. 銀行傢們發現美國國際集團的資金缺口太大,根本無法彌補
4. 蓋特納突然鬆口,言外之意是美聯儲可以注資
5. 因為投入資金不換領導層等於認可之前的錯誤,保爾森等為美國國際集團找來瞭新的總裁。
6. 美國國際集團躲過破産危機
7. 保爾森和蓋特納忙於嚮外界說明為何政府要投入救市
第十七章······································································(458)
1. 雷曼倒閉導緻摩根士丹利陷入危機。
2. 花旗銀行副總裁沃剋爾考慮花旗和摩根士丹利的閤並。
3. 摩根士丹利的麥剋開始聯係斯蒂爾,考慮與美聯銀行的閤作。並開始對美聯銀行的盡職調查。
4. 花旗銀行首席執行官潘迪特婉言拒絕瞭和摩根士丹利的閤作。
5. 保爾森感覺遇到瞭金融界的“911”(P.468)
6. 保爾森團隊認識到無論如何解決問題,其中必須包含政府乾預行為。
7. 保爾森開始考慮完善“擊碎玻璃”計劃(P.470)
8. 摩根士丹利股價下降42%,關於其資産危機的謠言散布遍地。人們紛紛開始要求贖迴資金。
9. 麥剋開始求助希拉裏剋林頓、證監會主席(可惜其是一個自由市場的狂熱分子)、保爾森、高盛的貝剋蘭梵、皆無效。
10. 保爾森渴望參與到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討論中,但因為道德承諾,他不能介入。保爾森申請到豁免權。
11. 黑石主席史蒂文•施瓦茨曼勸保爾森采取措施阻止對金融機構的賣空;限製人們贖迴資金和轉移賬戶的能力。
12. 麥剋譴責賣空者的內部備忘錄被泄露齣去,賣空者準備清銷在摩根士丹利的賬戶作為抗議。
13. 保爾森、伯南剋和蓋特納進行三方會談,提議政府買下有毒資産。
14. 紐約時報登齣麥剋求助花旗的謠言。麥剋在摩根士丹利的主交易大廳中央嚮所有員工發錶演講。
15. 高盛麵臨撤資風波。
16. 高盛收到摩根士丹利詆毀他們的謠言。
17. 保爾森討論購入壞資産的草案。
18. 英國金融服務局盡職賣空29支金融股票的30天禁令,有關保爾森正努力完成一件大事的傳言傳來,市場從惡性循環中得到瞭短暫的喘息。
19. 保爾森去勸說布什總統,提供5000億美元的不良資産購買金額。
20. 聯儲的沃爾什建議高盛尋求與花旗集團的閤並。貝剋蘭梵意識到高盛可能要變成銀行控股公司。
21. 保爾森、伯剋南說服國會同意議案。國會最終通過巨額議案。齣颱禁止金融股票的禁令。
22. 證監會準備
23. 摩根士丹利想到瞭中國投資公司,渴望尋求中國幫助。
第十八章······································································(503)
1. 保爾森嚮公眾宣布“問題資産救援計劃”。
2. 摩根士丹利發現梅美聯銀行有19%的纍計損失。
3. 貝剋蘭梵考慮把公司轉成銀行控股公司。
4. 中國成為摩根士丹利唯一的希望,日本三菱公司突然提齣閤作意嚮。
5. 羅基•科恩嚮沃爾什建議閤並高盛和美聯銀行。
6. 中國提齣的要求摩根士丹利難以接受。
7. 高盛的貝剋蘭梵尋找花旗的潘迪特商談閤並。
8. 美聯儲非常希望摩根大通的傑米•戴濛收購摩根士丹利。
9. 花旗拒絕收購高盛。
10. 摩根士丹利和中國的談判陷入僵局,開始和日本談判。
11. 保爾森研究小組最終敲定瞭7000億美元的救援金額。
12. 政府努力推動高盛和美聯銀行的閤並。
13. 保爾森希望政府為高盛-美聯閤並提供資金擔保,被懷疑是為過去的高盛老友幫忙。
14. 蓋特納與伯剋南和保爾森通話之後,一緻認為不能支持這筆交易。
15. 高盛-美聯閤並交易取消。
16. 保爾森極力促使摩根大通收購摩根士丹利。
17. 保爾森和約翰•麥剋在是否接收摩根大通的低價收購上發生爭論。麥剋堅持為瞭幾萬職工不會接受,保爾森說一切為瞭穩定。
18. 高盛決定成為銀行控股公司(更多的監管,但可以避免眼前危險)。
19. 中國方麵得知麥剋同時在和三菱談判,非常憤怒離去。
20. 摩根士丹利得到日本90億美元的投資,摩根大通如釋重負。
21. 新聞發布:高盛和摩根史丹利即將成為銀行控股公司,這兩傢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最終通過宣告自己商業模式失敗來拯救自己。
第十九章······································································(546)
1. 高盛依然不容樂觀,嚮巴菲特尋求投資。
2. 高盛與巴菲特達成交易,多售齣50億美元的股票,股價上漲超過6%。
3. 保爾森在推行TARP法案的過程中又遇到政治阻礙,金融危機已經成瞭總統競選策略的一部分。
4. 總統、副總統、麥凱恩和奧巴馬在一起召開會議,說服麥凱恩支持的共和黨議員們在此磋商同意通過問題資産援助計劃。保爾森居然給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單膝跪下,懇求不要駁迴法案,再給一次說服的機會。
5. 花旗考慮收購美聯銀行。
6. 保爾森再次去國會說服議員,提齣救援計劃麵臨的四大主要障礙(P.555),並說明這是為瞭拯救在座的各位。所有人都非常激動。
7. 美聯銀行被以1美元每股的價格齣售給花旗集團。
8. TARP法案已經獲得兩黨通過,即將被提交錶決。
9. 40分鍾後,法案被以228票對205票否決。股票暴跌。
10. 保爾森團隊開始討論拯救該法案的計劃。
11. 眾議院開始對法案第二次投票錶決。投票通過,布什簽署法案,推進70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産救援計劃。
12. 福爾德參加被稱為雷曼破産檢討會的國會聽證會。
13. 巴菲特就TARP嚮保爾森提齣具體建議。
14. 保爾森決定財政部對銀行進行直接投資。
15. 三菱公司撤銷交易的謠言四起,摩根士丹利的股票跌到1996年來最低水平。 16. 保爾森決定邀請公司負責人們來華盛頓勸其接受投資。保爾森同時擔心摩根士丹利的命運。
17. 最終,摩根士丹利得到瞭三菱寫有“$9000000000.00”的支票。交易結束。
第二十章······································································(586)
1. 9位首席執行官來到華盛頓,與其監管者的唯一一次麵對麵。
2. 三大部分救援計劃最終實施。
後記··········································································(598)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