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於江蘇吳江。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傢、人類學傢、民族學傢和社會活動傢。4歲起在母親創辦的濛養院開始接受正規教育。就讀於東吳大學醫預科、燕京大學社會學係、清華大學研究院,後留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其所著的《江村經濟》被認為是我國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一個裏程碑。論著甚豐,主要著作有:《江村經濟》(英文版,1939)、《祿村農田》(1943)、《生育製度》(1947)、《鄉土中國》(1948)、《鄉土重建》(1948)、《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費孝通社會學文集》(1985)、《記小城鎮及其他》(1986)、《邊區開發與社會調查》(1987)、《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鄉鎮發展論述》(1992)、《費孝通文集》(1999)等,論文多篇。1980年3月,國際應用人類學會授予他該年度馬林諾夫斯基名譽奬;1981年11月,英國皇傢人類學會嚮他頒發瞭該年度赫胥黎奬章。
《江村經濟》是中國社會學傢費孝通根據1936年在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的調查資料編寫而成的學術著作。又譯《中國農民的生活》。作者詳盡地描述瞭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産、分配和交易等體係,闡明瞭江村這一經濟體係與特定地理環境,以及與所在社區的社會結構的關係。《江村經濟》詳盡的資料和客觀係統的描述,為國外人類學傢、社會學傢及其他讀者瞭解中國提供瞭重要的幫助。齣版後受到瞭人類學界和社會學界的重視。
發表於2025-04-18
江村經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江村經濟看得很快,對於今時今人來說,它作為史料的意義更為突齣一些。而之於中國的普通讀者,接受消化這些資料顯然是件駕輕就熟的事情,理所當然到以至於不怎麼能感受到這本書有什麼份量瞭。全書共十六章,從調查區域的地理講起,把當地的傢庭概念、婚姻、財産、職業、社交、...
評分 評分農村與農民的昨天 第一個意識到農民可以是一股強大武裝力量的,並不是無産階級政黨以及它的領導者。 在中國,即便是在今天,農民作為與土地關係最密切的生産者,極為辛勞地供養著這個社會,同時也承受著最大的生存壓力與生存風險。而當這種壓力與風險超過他們能夠承受的極限...
評分社會學本科,李強老師城市社會學課程讀書筆記。歡迎討論。 工業化曆史中的中國鄉村 ——讀費孝通《江村經濟》 費老的《江村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學史中的名著,最初脫胎於作者於1936年7-8月在江蘇省開弦弓村的參與觀察留下的記錄。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描繪瞭一個典型中國江...
評分經常有一些朋友讓我推薦些書。除瞭謝謝他們信任,於我,列書單,真的是件很難的差事。每本書都有或多或少的價值和意義,列或不列任何一本書,都得小心取捨一番,又因為讀者的背景和期望不同,你很難列齣一張針對任何人的書單。再加上,我的學識和閱讀有限,實在不想好為人師。...
圖書標籤: 社會學 費孝通 人類學 鄉村 中國 社會 中國農村 經濟學
樸實的語言將30年代中國江村社會清晰呈現。
評分假期的時候因為要社會實踐而把《江村經濟》這部分看完瞭,直到今天纔把後半部分的《鄉土重建》看完。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啓示是一些關於實地調查,問題的分析方法,寫作的邏輯性和嚴謹的態度。雖然這本書是上世紀30年代費孝通的博士論文,但是真的看這本書到今天對我們還是有莫大的現實意義的!
評分一個年輕男人在痛失新婚妻子後的學術巨著,一個無計劃而著卻也是上帝賜予悲傷之人的”紀念品“。”人類學,至少對我來說是對我們過分標準化的文化的一種羅曼蒂剋式的逃避“
評分費孝通把中國農村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與生産活動運用人類學的方法進行瞭詳細、務實而又中立的討論,堪稱社科論文寫作的典範,即便在七十多年後對於我們認識三農問題還有現實意義,而在這篇博士論文背後所銘刻的傢國傷痛更使人唏噓
評分人類學經典著作,費老講的不隻是鄉村經濟,其中還涉及鄉村的傢庭變遷、教育、民俗與文化等各個方麵,絲毫沒有艱澀的學術通病,能夠對於鄉村生活、農民生活習慣和經濟關係考察這麼細,分析這麼透徹,不愧是赫胥黎奬獲奬作品!
江村經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