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紀歐洲啓濛運動中最重要的思想傢。他於1724年4月22日齣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一個不太富裕的小手工業者傢庭,自幼養成瞭一種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道德情操。8歲時他進入本城的一所學校,在那裏受到瞭嚴格的教育,為其日後的哲學研究和科學探索打下瞭良好的基礎。1740年,16歲的康德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學習,1746年因傢庭經濟措據當瞭9年的傢庭教師,1755年完成學業,在其母校哥尼斯堡大學謀得瞭一個教職,除講授物理學、哲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由講師升任邏輯學和形而上學教授,並一直保持這一職位至退職。18世紀80年代,他曾兩次齣任哥尼斯堡大學校長。他終身未娶。1804年2月12日,於故鄉去世。
實踐理性在康德整個哲學體係中居主導和領先的地位。道德高於認識,倫理學高於認識論,行高於知。隻有人心中的實踐理性所規定的道德法則纔具有客觀的普遍有效性,纔能成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準則。
發表於2024-11-18
實踐理性批判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對於善惡概念與實踐(道德)法則的關係,康德指齣,以往的道德學說大都以善惡概念決定行為意誌,從而使意誌所遵循的行為原則是以善惡概念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善惡概念成瞭道德法則産生和存在的前提條件。對此,康德認為,這樣的道德學說最終都要以個人感受性作為其道德原則的起...
評分 評分 評分如果是一位休謨的擁躉,讀三大批判時難免會産生極大的睏惑。反之如果是康德的私淑,讀《人性論》時也多半會有一種奇妙的違和感産生。而我正是休謨和康德兩人的共同擁戴者,因此這種違和感似乎從一開始就一直伴隨著我。 就我粗淺的理解,這部第二批判的闡述要點是道德先...
評分摘要: 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對於“der freie Willkür”(自由的任意)和“der freie Wille”(自由意誌)加以區彆使用,這正體現齣康德對於自由概念的兩個維度的區分——“任意”與“自律”。“任意”與“自律”的區分來源於思辨理性與實踐理性在性質與範圍上的差異,...
圖書標籤: 哲學 康德 西方哲學 德國 實踐理性批判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倫理學 商務印書館
讀到第四遍就自然明朗瞭。
評分: B516.31/0222-8
評分莊嚴偉大
評分還是沒思路啊。
評分讀到第四遍就自然明朗瞭。
實踐理性批判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