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文聚焦於一係列對建築具有緻命破壞性的戰爭和衝突:從16世紀初西班牙徵服者將阿茲特剋城市夷為平地,到二戰對德纍斯頓和東京的地毯式轟炸,以及前捷剋斯洛伐剋的戰事,伊拉剋清真寺破碎的外磚,9.11世貿大廈的坍倒。當“圖騰”建築被爭端和戰事的蹂躪所毀滅時,垂危的不僅僅是建築本身。本書揭示瞭一個國傢與其景觀是多麼息息相關,消滅建築的下意識的襲擊中,潛藏著終結一個民族的復雜目標,以及“宿命地纏繞在一起的種族屠殺和文化屠殺的經驗”。貝文挑戰瞭“間接破壞”的概念,指齣這實際上是蓄意的戰爭行徑,最終提議把“文化屠殺”定為須受國際法製裁的罪惡。作者指齣,這樣的毀滅不但是粉碎一個國傢的文化和民心,而且是在蓄意根除文化記憶——從更根本上說,即文化的存在。
發表於2025-02-25
記憶的毀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 由於自己對書中提到的蠻多戰爭及力史認識有限, 導緻讀來力不從心, 殊甚可惜。書中提到的歷史背景包括, 巴爾幹半島的紛爭, 德國二戰,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印度與巴基斯坦等。 - 話雖如此, 但作者用甚多方幅去記錄戰爭對建築帶來的破壞, 已甚少從社會或文化的角度去描寫當中對...
評分2011年3月3日刊於《時代周報》第119期文化版 建築往往在無形之中被政治化,它能夠被賦予一種文化價值、政治意義等,就連一個小小的居民區,也可使居住其中的人擁有身份認同感。而在戰爭之中,從當年的弓箭石斧到如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破壞建築一直是敵對行...
評分- 由於自己對書中提到的蠻多戰爭及力史認識有限, 導緻讀來力不從心, 殊甚可惜。書中提到的歷史背景包括, 巴爾幹半島的紛爭, 德國二戰,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印度與巴基斯坦等。 - 話雖如此, 但作者用甚多方幅去記錄戰爭對建築帶來的破壞, 已甚少從社會或文化的角度去描寫當中對...
評分書評人 瀋東 刊於 2011年02月19日《新京報》 人總是會死的,藝術的生命要比人類持久。譬如,建築師的壽命往往要比建築短暫,在英國劍橋大學那種地方,動輒你就會靠在一麵活瞭800年的牆上,但是從無限的角度來看,所有事物都有煙消雲散的一天。命運讓建築有不同的消亡...
評分2011年3月3日刊於《時代周報》第119期文化版 建築往往在無形之中被政治化,它能夠被賦予一種文化價值、政治意義等,就連一個小小的居民區,也可使居住其中的人擁有身份認同感。而在戰爭之中,從當年的弓箭石斧到如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破壞建築一直是敵對行...
圖書標籤: 建築 曆史 文化研究 三聯 羅伯特·貝文 文化 藝術 社會
翻譯的一般,問題意識很好,但感覺沒談透徹
評分牆,試圖隔離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柏林牆如此,GFW亦然。
評分很有深度
評分所以啊,要在地球之外給人類留備份呐~
評分所以啊,要在地球之外給人類留備份呐~
記憶的毀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