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现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刘青峰,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前主编。
二人长期合作学术研究,合着的主要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观念史研究》等。
发表于2025-04-07
开放中的变迁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历史的发展放在世界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很多历史学著作都曾提到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之类的概念。促使中国历史历代王朝循环往复,历史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金观涛在《兴盛与危机》这本书中,曾提出超稳定结构这一假说,而在其续篇《开放中的...
评分你知道,人们都偏好稳定的生活,稳定的社会秩序;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党,也偏好稳定的局势,稳定的民心。 但往往在稳定的表面下,不稳定的细胞也在社会的皮下组织蠢蠢欲动,杀死那些维持机能运转的良性细胞。比如政治层面的中央集权文官制,腐败滋生;经济层面的权贵资本主...
图书标签: 历史 金观涛 社会学 中国历史 政治学 政治学、人类学与社会科学 中国 刘青峰
作者探讨1840至1956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的最新著作,观点新颖并富挑战性。作者不同意海内外的流行见解,即把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视为传统社会的断裂,而认为共产党建立的政权不过是传统的某种变构。作者企图超越国共两党和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用大量史料证明,传统深层结构如何左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其实是超稳定结构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扑朔迷离,本书则简明清晰地勾画出社会变迁的主线,以新的视角来考察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两个星期时间把中国超稳定结构看完了,做了不少笔记。依靠意识形态认同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危机重重,依靠规范认同才可以与经济发展不发生互斥。
评分是时候抛弃“超稳”这种不切实际的政治讽刺法了,完全是家国同构的写法,这样能够部分阐释整体现象,但真正的历史不仅仅是阐释,还要追溯起源、变化以及异同。——尽管他们做的比大部分同时代学人要好,但也不代表他们是对的。
评分花了三天时间,读完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这本著作是《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续篇,具体内容,是用“超稳定系统”(ultrastable system)的理论假说来分析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一体化)结构自1840到1956年(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的社会变迁、思潮更替。 最有启发的是超稳定结构三个子系统在近现代遭遇外来文明冲击的情景下所发生的更替和调整,用这一模式来分析洋务运动、变法改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共两党之争直至社会主义革命,会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共产党在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社会如何一步步走到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和计划经济的,其代价是一个超级官僚系统的存在。
评分好像理工科出身的人很容易会让这样解读历史的方式直接送到高潮,但是在我看来,这种系统论的观点或许很有意义,可作者的论证完全不具备一个史学家应有的水准。差评
评分89年对金观涛夫妇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走向文化批判反思传统的倾向,作者作为河殇的编导也在片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传统文化批判。这本书作为《兴盛与危机》的续篇不如前作,读到后面就有生搬硬套之感了,文化决定论对于今天的中国有何解释力呢?
开放中的变迁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