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生於1948年,祖籍山西武鄉縣,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1977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與金文資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師從張政娘先生作殷周銅器研究。1982年畢業,獲曆史學碩士學位。1982—198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隊從事考古發掘。1983—198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從事先秦土地製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今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係。
李零教授長期從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獻的研究,著有《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放虎歸山》、《中國方術(正)考》、《中國方術續考》、《(孫子)古本研究》、《吳孫子發微》、《郭店楚簡校讀記》、《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花間一壺酒》等。
此書的初稿原為北大“簡帛古書和學術源流”課上的講稿。最開始,李零講《漢書•藝文誌》隻有一個提綱,由於興趣濃厚,不知不覺寫成瞭一篇長文,現在已成稿十萬餘字,可以作為一本小冊子單獨齣版瞭。
如書中所言,《漢書•藝文誌》(“班誌”)太重要瞭:一、它有學術史、思想史的意義,在班誌之前,講學術史的隻講派,不講書,綫條很粗,隻有通過班誌,纔能“一覽眾山小”。二、中國古書大多亡佚,特彆是技術書亡佚尤多(“兵書略”、“數術略”和“方技略”這幾大類)。從班誌可以看到,古人除瞭留下的,還淘汰瞭哪些,丟掉瞭哪些。三、班誌對於研究簡帛古書特彆重要,是我們查考先秦、秦漢古籍的僅存的“地圖”。
發表於2025-02-02
蘭颱萬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漢誌》是中國目錄學之始,欲究諸子百傢,先秦學術,必先治《漢誌》。精研《漢誌》者,曆代不乏其人,宋代王應麟,清代姚振宗,王先謙,近代楊樹達,顧實,張舜徽等前輩珠玉在前。李零是書,通俗易懂,簡要匯集以上諸人之說,並參考相關齣土文獻,可為深入《漢誌》一門徑。書...
評分不多說瞭,都心裏自己清楚。 《藝文誌》易經類原文:【 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傢。 易傳周氏二篇。 服氏二篇。 楊氏二篇。 蔡公二篇。 韓氏二篇。 王氏二篇。 丁氏八篇。 古五子十八篇。 淮南道訓二篇。 古雜八十篇,雜災異三十五篇,神輸五篇,圖一。 孟氏京房十一篇,...
評分一直以來有個習慣,經常利用一些零頭碎腦的時間到圖書館一樓張望一下,看看最近是否有新書,若新書架排滿瞭,心裏麵就十分高興,好像吃瞭一快大肉,似乎都是自己買的那樣充滿瞭厭足感。於是,便再花上一些時間,仔細翻翻看看,有點意思的就藉齣來,迴傢慢慢翻,再有點意思的,...
評分治班誌者,自古迄今何止百傢,然易讀、可讀且有趣味者,頗不多見。是書以今人治古籍,妙在思路清醒,文辭體要,述論明瞭,簡而有當;超越瞭逐句注疏、陳陳相因的傳統注經模式,對經典文本作齣研究者自己的清理。緣此,此書使初造之人,一覽即能窺妙;積學之士,細味亦可...
評分一直以來有個習慣,經常利用一些零頭碎腦的時間到圖書館一樓張望一下,看看最近是否有新書,若新書架排滿瞭,心裏麵就十分高興,好像吃瞭一快大肉,似乎都是自己買的那樣充滿瞭厭足感。於是,便再花上一些時間,仔細翻翻看看,有點意思的就藉齣來,迴傢慢慢翻,再有點意思的,...
圖書標籤: 李零 文獻學 曆史 目錄學 學術 文學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隨筆
漢書藝文誌
評分李零的視野不錯
評分學術著作。《漢書》到《藝文誌》內容詳解。講解深入淺齣。對於中國先秦兩漢文學 當然更主要是目錄學的研究。對於古典文學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有益。
評分做工具書更閤適,有些貴,純粹的一些筆記。對理解先秦版本目錄學、文獻傳播發展有些幫助。PS.在新的浦東圖書館看的,環境不錯,就是太遠瞭,很不方便高橋一片的人。
評分對漢代今古文經之分、之爭,這書也講得深入清楚。尤其在169-172頁,結閤考古、方術的知識來讀班誌,可見一斑。
蘭颱萬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