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生,彰化人。台湾师大社教系新闻组毕业,台湾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肄业。曾任《诚品好读》编辑、琉璃工房文案、中国时报开卷周报记者。写散文,得过林荣三文学奖首奖;写小说,得过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写剧本,得到台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但其实写最多的是采访报导。问她最喜欢写什么?她会借村上龙的话回答:「我喜欢赶快写好出去玩。」因为爱玩,写了好多年才终于出了第一本书,与同名执导电影《父后七日》一同面世。
发表于2025-04-05
父后七日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就像少年时欲去打拼。” 第一句就把我带回好多年前,好像突然回到了爷爷家的巷口,懵懵懂懂看着一群人扶着棺木从我面前路过,他们要上山去。 后来,除夕回爷爷家吃团年饭,那几年间,奶奶掌勺,在一桌丰盛的年夜...
评分爸爸患病一年一个多月后最终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3月,刚丧母的王老板托吴老师转告我,疾病把人熬得不成形,要多想爸爸健康时的模样,走后会软若无骨。 可陪在医院的时候,一想到爸爸以前对我笑,以前和我说话,以前甩着手走路的样子,就忍不住地抹眼泪。初时还圈着...
评分(一) 短短的一篇散文,记录父亲走之后的点滴故事——很多东西用台湾的国语写就,没有注释的话真不是很容易懂。不过文章贵在情真意切,文字上稍有隔阂也能忽略不计。“说到底最感人的,终究仍是生死之间的惘然与遗憾,终究是那伴随死亡而来的内在缺失。那是不可收拾的伤痛。”...
评分看同名电影时姥爷刚去不久,姥姥还在。 看完后我上网找来了生发出电影的原作,居然那么短,还得了散文大奖,评委们真有眼力,若是换成我,在看到电影前顶多对着这篇似松实紧的小文发一会呆。写回忆文字跟拍电影果然相通,你才气若够,嘻笑怒骂间就把情绪一股脑儿全送给读者,否...
评分看同名电影时姥爷刚去不久,姥姥还在。 看完后我上网找来了生发出电影的原作,居然那么短,还得了散文大奖,评委们真有眼力,若是换成我,在看到电影前顶多对着这篇似松实紧的小文发一会呆。写回忆文字跟拍电影果然相通,你才气若够,嘻笑怒骂间就把情绪一股脑儿全送给读者,否...
图书标签: 台湾 刘梓洁 散文 父后七日 随笔 文学 在或不在,你都在我心里 港台文学
2006年,刘梓洁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后七日〉,惊艳在座评审,夺下台湾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在那时,作家陈芳明早已赞道:它开辟了散文的全新版图!而今,我们终于盼得《父后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编导的同名电影。
长达七个年头的酝酿,刘梓洁将此自比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学、工作与生活的岁月。书中处处可见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乡移民,对乡愁与生存的深刻感触,而她独特的叙述节奏与风格,更在此被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讲离去,能令悲伤轻盈;写思乡,却童趣横溢;独居独行在城市与爱情里时,竟又有如旅行异国般,无处不入地自适!如此寻常却饶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里感性真挚、最惹人凝睇的深情。
循着刘梓洁的笔下几度回望,我们不自觉地、俯伏成一名离乡的游子,在那一篇篇回忆絮语中,找到了属于你我乡愁的共同记载。
看完后最强烈的想法就是,无关的随笔不如不加。
评分我不能悲伤的坐在你身旁
评分“越是长大我越是看到人之为人的卑微与艰难,越是看到人生中的种种苦难与深渊。” 谢谢,今天的我需要的正是面对境遇无法改变时的那份乐观与坚持。 人生很短,什么都可以熬过去,嗯,一定会。
评分在飞行的两个半小时看完,还会回读的可能只有辑一。
评分今早在地铁里读,非常简明,干净,清新的文字,叙述的风格和节奏也非常好,最重要的是行文饱含一种淡而又远的真挚情感,几乎每一个简单的字都透出情绪,非常感染人,我看了两页又合上,害怕太快读完,然后又忍不住,翻开中间随便的一章,读上两页,也许这本书是这个月甚至这一年看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了
父后七日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