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貝納特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曆史係高級講師,作品有《南非鄉村隱藏的鬥爭》(閤著,1987)、《二十世紀的南非》(1994)、《二十世紀南非的種族隔離》(閤編,1995)、《南非資源保護主義的興起:1770—1950》(2003)、《社會史與非洲環境》(閤編,2003)、《環境與帝國》(閤著,2007)。
彼得·科茨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講師,著有《阿拉斯加輸油管之爭》(1991)、《自然:西方古代以來的觀念》(1998;2005)、《美國人對移民和入侵物種的感知》(2007)。
兩位英國學者嘗試打破政治、地理和學科分界,將比較研究運用於環境史,考察經濟文化變遷與生態係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本書以人對自然的態度作為主綫,以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期為重點,從廣闊的視角描述瞭荒野被馴化的過程,勾勒齣現代環境主義興起的脈絡,也涉及土著與環境關係的變化。本書努力平衡環境主義的思想傾嚮,強調“自然”概念的文化烙印以及環保政策對弱勢群體的影響,關注以人為本和社會公正。
發表於2024-12-22
環境與曆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粗略的讀瞭一下 沒有仔細查一些專有名詞的意思 得到的讀後感大緻有幾條:第一,人類活動必然會造成自然環境的改變(或者叫轉型),想要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就不能隻考慮人類動物或者環境這三大因素其中之一或者之二,環保不是隻靠一腔熱血就能做好的東西,它要考慮各個...
評分粗略的讀瞭一下 沒有仔細查一些專有名詞的意思 得到的讀後感大緻有幾條:第一,人類活動必然會造成自然環境的改變(或者叫轉型),想要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就不能隻考慮人類動物或者環境這三大因素其中之一或者之二,環保不是隻靠一腔熱血就能做好的東西,它要考慮各個...
評分摘自《讀書》 作者:龐冠群 印象中,歐洲人是善於保護傳統的,他們對於各種文化遺産總是小心翼翼地加以嗬護。因此,如若被告知歐洲某地的某種象徵物或儀式活動有著悠久的曆史的話,我多半是不會懷疑其真實性的。然而,霍布斯鮑姆與五位英美學者共同撰寫的《傳統的發明》...
評分摘自《新民晚報》 在馴服自然的過程中,那些在社會中存在已久的問題也被延續到瞭自然的邊界。 當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話題,即便是傢庭主婦也不會對全球暖化這種話題感到陌生。但是,我們對自己所生存、所生活的環境並非如想象般瞭解。說起人口過剩、資源枯...
評分塵暴因何而生? ——兼論環境史研究對於曆史地理學的藉鑒意義 所南心史 2009年1月,我有幸在市麵上買到由包茂紅 翻譯的英國學者威廉•貝納特(William Beinart...
圖書標籤: 環境史 社會學 環保主義 美國 文化研究 生態 環境 社會史
沒用。
評分一種發展的思考與探索,尤其是國傢公園部分很有藉鑒價值。
評分初看上佳,細讀後覺得還是四星比較閤適。農業和自然保護區問題在各章中較為突齣。對雙方互相甩鍋、知識界局限一方的可能等還是有比較誠懇的描述【雖然還是難免有偏,下麵有篇書評講得不錯】;另外,發論與概述太多、原始材料不足,讓本作有點像是一本不大不小的研究綜述瞭,當然綜述得不錯。譯文有時候處理述賓結構時忘記述語部分,不過可讀。Bibliography不錯,不過都是20世紀的瞭。。。
評分花瞭兩天過瞭一遍 似乎收獲不大
評分通過南非和美國兩國,把關於爭奪自然資源的意識形態梳理瞭一遍。“上帝創造瞭世界,而國會創造瞭荒野”,充分展現文化和權力的博弈如何塑造人與自然:以野蠻人懶惰和破壞環境為由為殖民主義開道,而綠色思想興起後又將野蠻人奉為“自然之子”。甚至連早期的環保主義都不堪入目:獵物保護區是白人精英的狩獵天堂和早期帝國主義的能源倉儲,森林保護區則關乎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和大國文明的未來和地位。祛除審美浪漫和功利性戰略思路的激進環保主義,又和社會公平、消除貧睏産生衝突。即使以環保的名義,強拆強占在全世界都是不受歡迎的。
環境與曆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