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5~1972年在内蒙古插队。插队期间,结合农村实际,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及研究,就中国农业发展史及世界农业发展史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并就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意见。
1973~1975年在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学习 ;1975~1980年在内蒙古商业学校教书;1980~198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1984~1990年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1990~1993年任《中国百业信息报》(后为《中国税务报》)社长兼总编辑;1993~1995年任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专员;1996~2009年任《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
著有《超越左右说实话——财税体制与政府行为》(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年)。
发表于2025-01-22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语言不顺,逻辑不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至于书里的观点,“左派不用看,右派没法看”。 但愿他不是某些人说的,六代领导集体的智囊。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
评分转载自《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最近在多种报刊上,一再看到有学者提及张木生先生的新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 在书中,作者反复揣摩了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的著作,将他读李文时觉得“憋得慌的地方”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看到李零关于国家命运以...
评分是看了说本书为推荐为今年十大好书才买的,刚看了一些,实在是很难读下去,此书不仅涉及文化观,还涉及历史,政治,制度甚至经济。 作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体系和逻辑框架,只是象一位有一些经历和阅读经验的老革命,杂七杂八地把他想说的东西全倒出来,文中充斥了武断的定...
评分看了几页,尤其是序言和正文一对比后,就能轻易发现这本书的鲜明立场(尽管作者自嘲说左右都不讨好)。军人的口吻,充满了臆断,个人的感情色彩特别浓厚,遣词造句没什么文采,基本上沿袭了党内整风文件的风格。 另外,作者所理解的民主仍然是政治游戏式,而忽视了民主作为一...
评分转载自《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最近在多种报刊上,一再看到有学者提及张木生先生的新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 在书中,作者反复揣摩了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的著作,将他读李文时觉得“憋得慌的地方”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看到李零关于国家命运以...
图书标签: 張木生 历史 中国研究 政治 思想 李零 张木生 中国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一方面,“‘中国模式’、‘大国崛起’、‘儒家文化’不但可以救中国,而且还可以救世界”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另一方面,腐败丛生,贫富分化,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要求“自由、民主、宪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吁声不绝于耳。“左派”与“右派”之争日益白热化,中国又到了路径选择的关键时期。
我们现在推崇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大国崛起”是美好愿景还是春秋大梦?“普世价值”真的能救中国吗?国有企业就是社会主义吗?三十年来,我们建成了什么特色?……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向何处去?我们曾问过无数次的问题,在当下这个发展关键期,更是不能不问。然而,问题是现下的选择太多,有用的太少。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被时间和实践证明过的、行得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本书中,作者通过对李零多篇作品的解读,探讨了当下中国的路径选择,以其汪洋恣肆、言之凿凿的行文风格,提出独到的见解。
书中不乏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和批判,但不流于阴暗面的痛陈,博取肤浅之众的附和。而是层层深入,揪出现实背后的种种不和谐、不公正的本质,进而,在反思和批判中寻求更好的、更适合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
书中有不少洞见吧,但这是本读书笔记吧,天啊,500多页,同样的话重复出现,一页一页的引用别人文章,读完后有点混乱,不知是我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文字比起李零来就显得不够洗练了。完全可以再删掉个百把几十页的,这样会好很多,我觉得。
评分我读过,且买过,搁哪儿了?
评分我读过,且买过,搁哪儿了?
评分一般来讲,凡在你国宣称自己超越了左右的,基本上都是变着戏法给某国模式站街的新右派。
评分翻过几页,听说作者是本朝国师,太烂了。一堆知青史观拼凑出来的呓语。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