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著名思想傢、教育傢、社會改造運動者。生於北京,原籍廣西桂林。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學任教,七年後投身農村,從事鄉村建設運動。抗戰中為促進國共團結抗敵而奔走,參與創建民盟;勝利後又參與國共和談,為和平建國而努力。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及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但心思之用更在於人生問題之研究。一生用心於兩大問題:人生問題與中國問題;為此兩大問題而思考而行動,終其一生。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印度哲學概論》、《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與《人心與人生》等。
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 權威文本
梁漱溟先生緻力於解決中國問題之代錶作品
中國近百年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鄉村破壞史。
中國國傢之新生命,必於農村求之;必農村有新生命,而後中國國傢乃有新生命。
今後中國人嚮上興奮地新方嚮是什麼?老實不客氣的說:就是我們的鄉村建設運動!
——————————————————
——————————————————
本書為梁漱溟作品集之一,其餘兩本為《中國文化要義》和《人心與人生》。2005年前後這三本書都曾作為“世紀人文係列叢書•世紀文庫”係列齣版。《這次為新版,改變瞭開本與定價,增添瞭一些珍貴的手跡照片,並增加瞭部分附錄,使其更具權威性與收藏價值。
本書是梁漱溟先生社會政治思想的代錶作。從認識和解決中國社會問題入手,係統地闡述瞭梁漱溟對中國社會改造與鄉村教育關係的思想。他以鄉村為中國文化之本的思想,以及通過教育手段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組織結構,培養新倫理,建設新禮俗的思想,都是對中國社會根本問題思考的積極實踐。
在看這本書之前對梁漱溟幾乎沒有瞭解過,隻知道他是民國到建國初期的著名儒學傢。因此在沒看這本書之前以為是一本鄉村規劃的書,看完纔發現是一個涉及中國傳統鄉村文化、政治、經濟分析與解決策略的大部頭。作者在清王朝滅亡,中國處於韆瘡百孔的戰亂時期從一個學者和實...
評分 評分 評分關於鄉村建設。 最反對中國缺乏團體的觀點。在我看來,中國正是因為團體太多纔導緻梁漱溟所說的兩點:1.缺乏紀律習慣2.缺乏組織能力。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樣的環境更容易産生團體。首先缺乏紀律習慣,比如在公共場所喧嘩,是因為人處於小團體,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人他怎麼喧...
評分農業原本是人與自然互動、交流、勞作的一種生産生活方式,它依靠自然、在人類勞作中有限地改造自然,以供給其生活必需品。其特點是勞作性、鄉土性、有限性,它要求人類不斷地付齣自己艱辛的勞作;它要求人類緊貼鄉土、依靠土地而生,由此發生瞭天然的鄉土文化(我不願將其稱為...
以前總覺得這本書是講如何進行鄉村建設這一實踐問題的,忽略瞭這是關於鄉村建設的“理論”,所以一直沒讀。今朝讀罷,覺得本書對於理解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觀還是相當重要的。
评分這是後來齣的。再看一次 牟先生在《時代與感受》裏說梁漱溟的學問格調不高,梁也沒有什麼學問。這應該就是兩者的區彆瞭,牟先生是更偏嚮於體上的學問的。
评分以前總覺得這本書是講如何進行鄉村建設這一實踐問題的,忽略瞭這是關於鄉村建設的“理論”,所以一直沒讀。今朝讀罷,覺得本書對於理解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觀還是相當重要的。
评分甲部講問題來源,中國鄉村建設運動有何而起,鄉村運動睏難在於何處,為何所有力量都壓倒鄉村去。另一麵講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三重問題的具體邏輯,並承接《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的判斷,說明中國的兩難睏局(既不可後退,又不可並入西方道路)。乙部講解決問題,即順承中國倫理本位的思路,讓鄉學激發人的嚮上之力,在古代“天地君親師”的說法中,似乎取師一層,結閤感情與義理的嚮上之路,讓西方的法律以禮俗的形式,重新成為政治構建的基礎。再走一條由農到工,非爭鬥的經濟發展路綫。即從風俗到政治到經濟的倒灌下來的路嚮。但是其中的主綫是倫理的嚮上。換言之,這與《要義》中的第一路嚮有本質區彆。
评分2014 年12月10日第一遍。 15年7月繼續,閱讀梁爺爺給近代中國開 的藥方,在一堆發黴的藥材中感受梁爺爺的大智慧 7月26日讀完第二遍 8月18日第三遍,重要的是終於記瞭筆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