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本名李勇,先祖由江西遷湖南後第26代。18歲負笈北上,至今22年。任過公務員、記者,現供職於中國教育齣版傳媒集團語文齣版社。平生最愛讀書、寫作二事,筆端遊走於曆史文化和時事評論之間。現已齣版《閑看水滸》、《皇帝文臣和太監》、《晚明七十年》、《閑話紅樓》。
《進城走瞭十八年:一個70後的鄉村記憶》主要內容簡介:一位在南方山村長大的70後,當他用稚嫩的眼開始看世界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國鄉村一百年來最巨大的變化:知青迴城、人民公社的解體、高考恢復、傳統民俗的迴歸、瓊瑤小說鄧麗君歌麯流入山鄉、南下打工潮的開始、鄉民對財富的欲望被激發……直到這位少年進城多年後,迴首這一切,纔明白他有幸趕上瞭中國農耕文明的尾巴,他和他的同齡人是為耕讀文化唱挽歌的一代。作者的少年時光,雖清貧然而溫馨,因為他成長在中國一個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大時代。這不僅是十年砍柴個人的經曆,也不僅是湘中一隅已消逝的場景,而是一個大國一代人的共同記憶。《進城走瞭十八年:一個70後的鄉村記憶》由十年砍柴所著。
發表於2025-04-27
進城走瞭十八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 寫甚麼之前, 先批評自己。我不在國內長大, 從少就在城市成長, 知道在香港有村屋有圍村, 但不知何謂農村。新界的農村對我來說, 不過就是狗多一點, 路窄一點, 有井水有天颱那樣。很難堪的是, 我成長時農業是用來被嘲笑的。 - 我也不知國內的城市成長, 深圳與廣州就是我所知的'...
評分 評分初看標題,還以為是寫作者在城裏的十八年,沒想到看走眼瞭,是寫作者進程之前的十八年,要解釋一下,那意便是花瞭十八年進城,即,在鄉村度過的十八年。而根據作者所述,真正進城的歲月,乃是大學畢業後的北京時光。 我傢與作者傢相鄰不遠,他是邵陽,我是婁底,同為湘中。也未...
評分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想起以前在讀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奮鬥瞭十八年纔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於是又找齣來看瞭一遍,還好,沒第一次看時那麼受觸動瞭,但在當時,這絕對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篇文章,沒有之一。從那時起就開始知道未來的路不好走,不好走,但自己隻有...
評分60,70後一代人有無數個故事,讀書的奔頭,應該是典型的方嚮,也有很多是另外一條路,學徒,種田,務工,進入城市,子女成為城鎮戶口,享受相對條件好的教育,農村與城鎮接軌的一代,80後,90後最為記憶尤心瞭,同時城市與農村文化兼得,也是一件幸福的經曆,隻希望城鎮化不要...
圖書標籤: 十年砍柴 鄉村 紀實 中國 迴憶 隨筆 散文隨筆 文學
很多記憶重疊。和現在相反,由於鄉下學風好,城裏不少孩子去鄉下藉讀。還有不少新疆孩子一直在湖南藉讀長大,說起來,是另一部辛酸史。
評分沒有往事重訪的內容挺遺憾,
評分寫得很有趣。
評分所以作為一個農民真喜歡這樣的文字。
評分值得一讀。
進城走瞭十八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