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 Benedict),女,美國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傢,1887年6月5日於紐約齣生,1909年畢業於瓦薩爾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在美國文化人類學之父博亞斯的指導下專攻文化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曆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1936年,博亞斯退休,她任該校人類學係代理係主任,直至1939年。1948年因病去世,享年61歲。
《菊與刀》最初是美國人類學傢魯思•本尼迪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齣於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之目的所做的軍方調查報告。但本書自1946年正式齣版後,在美國、日本等國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現代“日本學開山之作”。64年間,已經被翻譯為30種語言,創下瞭天文數字般的3000萬冊銷量。更值得稱道的是,本書作者對日本人性格和文化的定義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普世性的解讀範本,問世64年間,想模仿和超越這本作品的不計其數,但沒有一本能做到。
發表於2025-02-02
菊與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日文明在外錶上看來極為相似,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體現在精神層麵的佛教信仰和儒傢禮儀。但當兩個文明逐步嚮現代過渡之時,卻有截然不同的錶現。日本很快就完成瞭自上而下的、令人詫異的變革,而中國卻在守舊與進步之間步履蹣跚。兩者的錶現與各自的現代化起點...
評分 評分菊與刀這本書是一篇關於日本人的報告,但這裏並不想討論日本的民族性和國民性問題,本文更願意把目光投嚮本尼迪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剋特從沒未去過日本,也不懂日語,更沒有接觸過正常生活狀態下的日本人。她隻憑藉去過日本的美國人寫的遊記﹑日本自己的文...
評分 評分最近看瞭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紹怨靈史觀文章,論點倒也不新鮮,但其中有些觀點是很有代錶性的,比如他說“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們中國人也不能用中國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罷。”,這也代錶瞭今天許多所謂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強調日本文化的特...
圖書標籤: 日本 文化 人類學 日本國民性 日本文化 曆史 社會 民族主義
人類學有趣的視角。
評分為什麼我覺得裏麵很多的觀點我無法認同,特彆是對中國的觀點。
評分在圖書館看瞭好久最終選瞭這個譯本。整體思路是從宏觀秩序世界走嚮微觀精神世界,從恥感社會走嚮武士道精神,但是理念其實一直都保持一緻,正如前言中所提到的:日本的“恥感文化”是如何形成,並且在封建等級製度中發芽、日常社會模式中運行、以及個人精神生活中體現的。很多批評認為這一本寫在七十年前的書如今已經過時,但是我認為這本書即使在戰後的今天,仍然有其價值,文化其實和遺傳編碼一樣,其改變需要更多的時間——拿中國來說,即使現在的儒學已經不在是主流價值觀,但是我們身上仍然存在著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那些烙刻在我們的身體中,反映在我們的聲音裏,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之中無處不在的,一種文化特性。
評分人類學有趣的視角。
評分在敏感時期讀完這本書,日本人優點固然多文化也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絕不會想做一個日本人,對日本文學的熱衷其實都是源於好奇吧。
菊與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