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川,1971年出生,河北威县人。《财经》杂志主笔。已出版有《大碰撞: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共和国部长访谈录》、《我与八十年代》等,其中《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
发表于2025-04-05
告别皇帝的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篇阅读后记,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好,但我借由这本书了解了几个概念,国体、政体、普世价值。但并不是说这本书里就有这几个概念的定义,而是这本书让我主动去了解这几个概念的含义。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说我看的这本书的版本。 我看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的港版,主标题是:没有...
评分 评分辛亥革命一百年,意味着中国建立共和政体一百年。此时,一本叫做《告别皇帝的中国》的新书出版,可谓正逢其时。我们告别皇帝一百年了,告别皇帝的年头,从群体意义说,是共和国建设的年头,而从个体层面看,则应该是发现自我的年头。年头不短了。 建设成就斐然,或许该多...
评分看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繁体版,名为《没有皇帝的中国》。书成于2011年,有一副标“辛亥百年访谈录”,马国川采访了朱维铮、李泽厚、章开沅、袁伟时、雷颐、周有光、杨天石、萧功秦、许倬云、高全喜、余英时、刘香成12位学者,问他们对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的评价,对革命和改良...
评分图书标签: 历史 近代史 辛亥革命 中国 访谈 晚清 马国川 文化
慈禧是晚清的功臣还是罪人? 袁伟时 vs 周有光
《钦定宪法大纲》是否只是一纸空文? 萧功秦 vs 杨天石
辛亥革命是否只是纯粹的偶然事件? 李泽厚 vs 章开沅
辛亥百年是否能作为今日镜鉴? 雷 颐 vs 朱维铮
周有光题赠刘香成《壹玖壹壹》:
1911年是中国走向现代的第一步。虽然事实上的皇帝不断出现,可是皇帝的名义谁都不敢用了。我们希望中国再向前走一步,既没有皇帝的名义,也没有了事实上的皇帝。
李泽厚:
梁启超是为了改良而讲革命,我讲告别革命是为了能够慢慢改良,中国太难改变了 ,就像鲁迅讲的,“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你声称要把屋子拆了,最后人家才同意你开个窗户。
金耀基:
阅读这本《告别皇帝的中国》,更会深信中国今后必须拨开“不断革命”、“继续革命”的思想迷雾,在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之后,再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实践自我改革,寻求一条建造中国现代政治文明、长治久安的道路。
本书由马国川先生围绕“辛亥百年”的主题,对海内外十二位著名学者进行访谈的采访稿组成。
书中十二篇访谈对辛亥革命的本质、成因与遗产进行了政治、历史、军事、法律、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反思了辛亥革命后一百年间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未来历史走向。
在采访者的叩问下,书中十二位学者基于各自的学问背景与独思创见,表述了对辛亥百年之间大事件不同的解读与评价,形成一场在认知与价值观层面上的精彩论辩。读者通过阅读这场论辩,必能对辛亥百年的整体认识大有增益,同时享受一道丰厚的思想盛宴。
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借机可一窥诸位大家的评价体系。
评分江山是老子打来,谁让你开口民主,闭口民主;天下由本党坐定,且看我一枪杀人,两枪杀人。
评分以古喻今好明显,采访者的倾向性很强……
评分看完不再知道「辛亥革命」是什么,说明这书成功了。
评分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借机可一窥诸位大家的评价体系。
告别皇帝的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