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炫(近代史研究所),男,1966年生,江西赣州人。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系,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
发表于2024-12-22
张力与限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来读书不多,自无往日那般通宵达旦,不过闲暇之余,也抽空读了些许。随手写的几段文字,倒也不负读来此书的一点感悟 。 黄氏此书资料详实而梳理清晰,表达观点明确,而不妄下结论。使人读来既无晦涩难通之意,又无弄巧乖张之疑。堪为正史信史之一标准。 十年土地革命,此工农...
评分“也许我们可以坐下来,平心静气,不抱成见,尽可能避开历史进程中现实需要带来的政治口水,更多通过当年的而不是后来的,描述性的而不是价值评判的历史资料,回首这一段曾经不那么愿意直面的历史。历史展现虽然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罗曼蒂克、激动人心,但却可能更有益于后人了...
评分本书是历史学家的著作,引用各种可信的史料,力图还原第五次围剿的过程。失去了毛的中革军委并非一味跟国民党拼阵地战,试图用运动战应对蒋介石的堡垒无效后,提出了短促突击的战略,依旧在堡垒面前败下阵来。缺乏重武器的红军没有能力去应对步步紧逼的堡垒。 红军的五次反围...
评分 评分在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直只用“李德指挥失误”造成一句简单的话而概括掉,令人不明不白。 上大学之后,研习湘军史,细读曾国藩等人著作,了解湘军史上“安庆之战”的前前后后,又联想到第五次围剿,得出一个结论:在飞机空投尚未如今天普及...
图书标签: 中国近代史 历史 党史 黄道炫 革命史 苏区 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央苏区史,在中共党史中是一段“别样的经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开始武装反抗,神话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暂时画下了一个逗号,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
大半年之后终于看完此书。正如老黄和司马所说书中涉及到的每个方面都足以深入的展开,每个角度作者进行了尝试,可以说作者的深入和广度还不够,欲言中止,但黄道炫列举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证资料和分析的逻辑确是最大的杀伤力所在。后来者对根据地的研究很难完全摆脱黄所设置的范围,这也是我为此书打上五星的原因。此书对我触动最大的并不在于真实的细节,而是细节之中显示出来中共背后的理念,30年代和后来的40年代到70年代乃至至今没有本质的变化,中央苏区合作社的命运不正是后来国企的真实写照,马列思想以革命的名义控制一切,姑且不论效率的高低,为控制一切而付出的显性成本在当时(包括现在)超乎我们表面的认识,由此带来的效率活力的丧失更非数字能够计量。思维的僵化和惯性让我们一直在付出代价,极端理论必将破灭,以前如此以后也是如此
评分极精彩,对五次反围剿战争国内外形势、国共力量及战术对比的分析,对福建事变、查田事变等的描述,个人认为胜过杨奎松。且善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切入,颇有传统史学之意。
评分革命真的好难。
评分有关央苏转衰原因、民心向背转化、王明博古功过、是否仓促撤退、国民党后期灵活应变尤其蒋介石是否故意放水等,叙论出新,臧否持允。政军、经济、社会史视野均衡,注重国民党方史料。尊重历史当下、现场、细节之偶然与幽微,于宏大正史、村野口述和修正史学外别开生面。编校佳
评分从社会、经济、组织等方面考察第五次围剿,揭示出许多掩盖在宣传之下的残酷现实。遗憾的是,当对政权、资源、文化、群众、教育一一剖析之后,最后一章仍然不免落入单纯的军事描述,全书读毕,有一种蓄力满槽却没能打出超必杀的失落感。
张力与限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