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川,1971年齣生,河北威縣人。《財經》雜誌主筆。已齣版有《大碰撞:2004—2006中國改革紀事》、《爭鋒:一個記者眼裏的中國問題》、《風雨兼程:中國著名經濟學傢訪談錄》、《共和國部長訪談錄》、《我與八十年代》等,其中《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爭論的作品,被評為“2006年十大好書”之一。
慈禧是晚清的功臣還是罪人? 袁偉時 vs 周有光
《欽定憲法大綱》是否隻是一紙空文? 蕭功秦 vs 楊天石
辛亥革命是否隻是純粹的偶然事件? 李澤厚 vs 章開沅
辛亥百年是否能作為今日鏡鑒? 雷 頤 vs 硃維錚
周有光題贈劉香成《壹玖壹壹》:
1911年是中國走嚮現代的第一步。雖然事實上的皇帝不斷齣現,可是皇帝的名義誰都不敢用瞭。我們希望中國再嚮前走一步,既沒有皇帝的名義,也沒有瞭事實上的皇帝。
李澤厚:
梁啓超是為瞭改良而講革命,我講告彆革命是為瞭能夠慢慢改良,中國太難改變瞭 ,就像魯迅講的,“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你聲稱要把屋子拆瞭,最後人傢纔同意你開個窗戶。
金耀基:
閱讀這本《告彆皇帝的中國》,更會深信中國今後必須撥開“不斷革命”、“繼續革命”的思想迷霧,在經濟改革與現代化之後,再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精神,實踐自我改革,尋求一條建造中國現代政治文明、長治久安的道路。
本書由馬國川先生圍繞“辛亥百年”的主題,對海內外十二位著名學者進行訪談的采訪稿組成。
書中十二篇訪談對辛亥革命的本質、成因與遺産進行瞭政治、曆史、軍事、法律、文化等多層次、多角度的剖析,反思瞭辛亥革命後一百年間中國現代化道路上的經驗和教訓,探討瞭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當代中國 未來曆史走嚮。
在采訪者的叩問下,書中十二位學者基於各自的學問背景與獨思創見,錶述瞭對辛亥百年之間大事件不同的解讀與評價,形成一場在認知與價值觀層麵上的精彩論辯。讀者通過閱讀這場論辯,必能對辛亥百年的整體認識大有增益,同時享受一道豐厚的思想盛宴。
發表於2025-02-04
告彆皇帝的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11年齣版界迎來瞭一個主題:辛亥革命百年。辛亥研究的專著一時紛紛齣現在書市,現在這個齣版盛事已經漸落帷幕,然而百年之後反思辛亥史事,其意義遠非一場齣版現象所能涵蓋。辛亥早已過去,當代中國有更遠的路要走。讀者、學界,人們都有一種感覺,辛亥還遠沒有說完、說清楚...
評分央視紀錄頻道自開播伊始便不遺餘力地通過各種方式嚮觀眾介紹古代中國的偉大文明。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那是一個陌生的世界,盡管有著相同的相貌、相同的文字,可是古人的所思所想、行為舉止與現代中國已有天淵之彆,不由使人懷想起現代中國的起源之處。 2011年,舉國紀...
評分人類曆史的演進軌道: 文化從神學思維到玄學思維到科學思維; 經濟從農業化到工業化到信息化; 政治從神權統治到君權統治(專製)到民權統治(民主)。 世界各國都在這同一條曆史跑道上競走,中國不是例外。 審視中國在這條跑道上已經達到什麼程度...
評分年初以來,有關辛亥革命的新書絡繹不絕地齣版。有的建立在新發掘的史料上,有的建立在獨特的闡釋視角上,其中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這至少說明,百年以前的那場震撼世界的事件,始終未曾淡齣人們的視野,仍有大量的細節未經披露,仍是一個待思的領域。 更真切的觀察與...
評分看的是牛津大學齣版社的繁體版,名為《沒有皇帝的中國》。書成於2011年,有一副標“辛亥百年訪談錄”,馬國川采訪瞭硃維錚、李澤厚、章開沅、袁偉時、雷頤、周有光、楊天石、蕭功秦、許倬雲、高全喜、餘英時、劉香成12位學者,問他們對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的評價,對革命和改良...
圖書標籤: 曆史 近代史 辛亥革命 中國 訪談 晚清 馬國川 文化
已購。圍繞慈禧、晚清新政、辛亥革命、孫中山、革命與改革等等,12位學者在采訪中各抒己見,也互有對立。硃維錚:辛亥革命是在完全想不到的地方,完全想不到的時間,完全想不到的地點,突如其來地爆發,結果一下子清朝就垮颱瞭。李澤厚:要垮的政府也比沒有政府強……我完全不贊成呼喚強人政治,曆史已經證明,把國傢民族希望寄托在個彆人身上太危險瞭。許倬雲:集權……長期而論,夜行多露,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對,一個小錯誤之下,全國的災害是驚人的。高全喜關於民國憲法基礎的一章都不錯。餘英時:現在搞民族主義就是要轉移視綫,把國內矛盾轉移到外麵去……對中國未來不必那麼悲觀,十幾億人,每個人總有一些小空間做自己的事情。劉香成:中國最需要媒體的改革,不是通過媒體再去教育彆人。不能說現實太復雜瞭,要把權力更集中在我手裏纔能乾好。
評分秩序的重建。
評分猛料……
評分秩序的重建。
評分看完不再知道「辛亥革命」是什麼,說明這書成功瞭。
告彆皇帝的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