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续笔》是赵珩先生继《老饕漫笔》之后的又一力作。
全书共四十篇,风格依然如《老饕漫笔》,用白描式的笔记体写食话,写口腹之欲,记风物人情,述历史掌故,亲切自然而优雅,流露出作者对精致生活的一份眷念。
或許這篇書評和書沒太大的關係,只是想到了就寫。而寫下得緣由則恰巧是正好讀完此書。 大抵吃貨都自認為是饕餮的,美食當前總是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然後才開始開動。老饕想見的則是著書作文,《老饕續筆》的“自序”中說書中不放照片的原因是“無論‘漫筆’、‘續筆’都不僅僅...
评分《老饕续笔》是我看过的赵先生的第二本书。前一本《旧时风物》我很是喜欢,于是就拿了这本《老饕续笔》来看,看完也觉得清新无比,果然是赵先生一贯的风格。 我是在飞机上看这本书的,从上海到纽约,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正好看完这本书,为我漫漫飞行之路增加了不少亮色。本...
评分 评分 评分食物与人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角色关系,味道也总是因情感而产生类似化学变化的叠加与递减。有时候,我们称之为文化(文人概念)或爱(民间词话)。读完老饕续笔,知道一些与饮食相关的历史文化变迁或家族个人经历,比如素与斋、弄堂菜与本帮菜、土笋冻与涂笋冻、sundae与圣代、...
8月去嘉兴,南浔,湖州,明年去巍山
评分这本书也是不易,是当代食话里少有的杰作了,成功的勾起了我的食欲,只是,谈论的食材或是时鲜海产,千古不变的美食阳澄湖大闸蟹,或是西方美食如德国炖猪膝,烤乳猪,或是偏远地区的食物,如嘎嘎,烤馕,没有一样,是当代独有的美食,也没有一样,是民国时期有今日亦有的煎炒烹炸菜,这是饮食文化的青黄不接啊,所以没东西可写的赵先生写了不少掌故,可惜又没有唐鲁孙先生的见识,不禁慨叹,多少东西我们吃不到了,而且,当代食话,最好也就是这种层次了,不禁黯然
评分八错
评分8月去嘉兴,南浔,湖州,明年去巍山
评分老饕漫笔是这两年一直想看但不好买的书,在多抓鱼上看到续笔立马收了。怎么说呢,跟之前读过的作者北京口述史给我的感觉很像,虽然不能怪人家确实出身名门天生眼界不同吧,但始终有一种领导写作、专家指点的倚老文风在。美食信息有点水,篇章安排得也很乱,观点有阶级局限性。不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