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哈德·施林剋(Bernhard Schlink),德國當代著名作傢、法學傢、法官。1944年生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1975年獲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現任柏林洪堡大學公共法律與法律哲學教授。自1987年起,施林剋也擔任德國北萊茵威斯法倫州憲法法院法官。
施林剋自1987年起發錶小說作品。1995年齣版的長篇小說《朗讀者》為他贏得瞭巨大的國際影響力,被翻譯成三十九種語言,並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獲得重要文學奬。《迴歸》是施林剋在《朗讀者》之後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本書是由本哈德·施林剋編寫的長篇小說《迴歸》。《迴歸》的內容簡介如下:
二戰遺腹子德鮑爾幼年時偶然讀到一部小說片斷:一個德國士兵曆經艱難從蘇聯戰場逃迴故鄉,敲開傢門,妻子懷中抱著孩子,旁邊卻站著另一個男人。
成年後,對小說念念不忘的德鮑爾根據書中留下的綫索,開始尋找小說的作者。種種綫索指嚮一個在二戰期間身份多變、戰後不知去嚮的納粹理論傢。在兒子的追問下,德鮑爾的母親終於揭開埋藏瞭數十年的身世之謎。
當年的納粹理論傢此時已搖身一變,在美國成為名牌大學政治學權威教授德堡,並將當年的納粹理論改頭換麵,變相為自己的罪行開脫。德鮑爾以譯者和訪問學者的身份來到德堡身邊,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這是一個現代版的奧德賽返鄉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父與子、男與女、戰爭與和平、正義與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戰爭創傷後的人性,追問救贖的責任。
發表於2025-02-24
迴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據說,馮金綫最近提齣瞭個“本數論”。 把作傢劃分為:一本書作傢(名作傢),兩本書作傢(大作傢),多本書作傢(大師)。 且不管這個劃分是不是閤理(當然是不閤理的),但施林剋確實可以歸為一本書作傢。 自從《朗讀者》拍成電影一夜爆紅後,通俗作傢施林剋變得炙手可熱,...
評分——來自錢定平翻譯的《朗讀者》。 類似的古詩、成語套用,時不時讓人聞到微微的焦味。 硬撐著說,還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看在對電影意猶未盡的份上。 如果沒有電影,光憑這本小說的中譯本,我很難想象自己能對這部作品産生多少熱情。對中文的欣賞力,實在屬於我少數幾樣不...
評分一個德國士兵曆經艱難從蘇聯戰場逃迴故鄉,敲開傢門,妻子懷中抱著孩子,旁邊卻站著另一個男人。 當時的心情~~~~~
評分“人有時候也要全力去做些瘋狂的事,有時候這麼乾就是正確的。” 這些記憶讓我痛苦,因為這些事物都不能重生瞭,我很悲傷,因為它們隻反映瞭美好的生活片段,生活當然也有醜陋的一麵,這沒關係。那麼幸福的記憶也是一樣。不好的是,它們不僅讓我悲痛和傷心,它們也讓我疲倦。那...
評分題材和主題依然吸引人。關於返鄉的主題在《朗讀者》也有提及,這次則是一部直接以返鄉為主題的小說,可看性比較強。不過他最好的作品還是《朗讀者》。插一句,如果《迴歸》能壓縮到和《朗讀者》一樣的篇幅,故事一定更緊湊、更精彩。再囉嗦一句,馬剋思的名言Die Philosophen h...
圖書標籤: 德國 小說 外國文學 施林剋 本哈德·施林剋 德國文學 文學 BernhardSchlink
人,可以墜入愛河,並從此不再愛人。這是一種多麼的不公啊。可是,得不到迴應的愛卻也是一種公平。
評分紀念我讀過的第一本德國現代小說。【這書竟然如此冷門= =
評分除瞭貫穿全文的奧德賽,對惡與善的爭論以及實驗(話劇和山中旅館)印象深刻。
評分意蘊還是挺深刻的,但也一貫的德式敘事尷尬。
評分《迴歸》整部作品充斥著迷茫與焦躁,迴歸不僅僅隻是對於社會的反思和個人的探索更多的來自於曆史的遺産,曾經分開的存在重新歸為一處並一同嚮走嚮遠方。 迴歸源於遠去的父親但最後卻照應著兒子的經曆。恰如曆史的進程父親的因緣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兒子所麵臨的現實。新的産物終將在陳舊的遺存裏誕生。 兒子在舊存記憶裏的尋覓,而産生新的人生曆程,在父親曾經書寫的故事裏兒子找到瞭自己的人生,似乎相同的軌跡但卻是全新人生。 《迴歸》的故事和帕特裏剋的《暗店街》有相似之處,但比《暗店街》更加完整。 隻可惜對於結局似乎不是那麼完整,但這種不完整也正是告訴瞭我們過去的已經逝去,在破舊的遺存裏新生更為重要。
迴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