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发表于2025-02-01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合刊)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应该是两本书。八十忆双亲比较短,师友杂忆比较长。不论长短,都是情真意切的回忆了当年人情世故,间杂著时自检自省自问。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如何成形延续,一生大事中多少细节堪记,在其简素、有趣的文字中栩栩如生。而且他基本还原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不避讳,不赘言。印...
评分选修现代新儒家课的时候,老师说起往届有中学时便读完钱穆先生的所有作品的师兄,某次在课堂上登台讲评钱穆先生生平思想关怀的时候,竟然情难自抑,泪洒讲桌。当时听到这段故事,心里也有相当的震动。一来颇有一些遗憾,不知道这会为了前人动情如此的师兄是何等样人;二来却是...
评分 评分读书当知言外之意,写一字,或者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为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 故知学问向前,在遥远之进程中,自不免许多意料不及之枝节曲折,错歧复杂,有违初心者。 人生最大的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若心中自恃有一长处即不虚,则此...
评分钱宾四撰,以浅易文言文写成的一本散文集,难得!大旨在于回忆双亲和师友,笔法简练而不失款款情致。此书回忆幼年家庭生活和少年求学之部分尤值得一读。从宾四先生回忆家庭生活的点滴中,我们可以窥见钱氏家族何以出了钱穆、钱伟长叔侄两位大师。此外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也给人...
图书标签: 钱穆 回忆录 历史 传记 文化 錢穆先生全集 国学 文学
《钱穆先生全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新校本)》主要收录了五世同堂、先祖父鞠如公、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怀海义庄、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先父之病及卒、先母来归、先母寡居、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等内容。
读此书,初难入境,中丞坚持,尾又不舍……过程曲折,然个中乐趣比烦扰多,所获较付出亦值得。想人生亦岂不如此?平淡繁琐日复一日,艰辛苦痛颇多却时刻心念乐观信达而继续。幼时遇一不如意即感了无生趣,恁不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故念贯之先生语:“时有盛衰,道有显幽。尽性至命,不怨不尤”。
评分不啻自撰学谱
评分对钱穆先生的生平有了了解,亦理清了其学术思想的一些来源和脉络。虽太限于崇朱崇理,但其温情与敬意值得吾辈仰望且学习。
评分看故事。30年代,汤锡予劝告钱宾四:赶紧念西学梵学,方可集大成。宾四没听。。。其后做的“中外比较”,多不靠谱;甚至从梁任公《欧游心影录》里学习材料????????
评分虽然是偏文言文的,但是耐心读来,学了很多以前不懂的字和词,认识了不了解的人物和史诗,也见识了钱老的人生治学的理念。觉得读来最有意思的是从果育小学写到新亚前的篇章,各种友人往事,郊游趣事,还有些揶揄。记忆最深是和冯友兰抬杠的事情:芝生谓,鬼者归也,事属过去。神者伸也,事属未来。指余言曰,钱先生治史,即鬼学也。我治哲学,则神学也。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合刊)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